2月2日由中国国务院所公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论是经济界还是舆论界都高度一致地认为,《意见》的出台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不管是对近期中国的股市行情还是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在仔细通读了《意见》之后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意见》的深远意义进行解读。
第一,《意见》明确了在中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则和措施,恢复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奠定了中国股市实现由熊市向牛市转换的政策基础。众所周知,自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步入长达三年的熊市,损失了几万亿的市值,出现了与宏观经济形势严重背离的不正常情况,其中虽然有一些因素是与中国资本市场在初期阶段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有关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与社会上曾经甚嚣尘上的全盘否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绩也有密切的关系,其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要让中国资本市场“ 推倒重来”的思潮,这一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成为导致中国股市行情与宏观经济状态明显不协调的认识基础。《意见》的发表扫除了人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大方向上的疑虑,对于鼓舞市场人气,树立市场信心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第二,《意见》是在中国政府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要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问题,这将促进中国股市彻底改变提供劣质股票的格局,形成全社会的价值投资理念。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十多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关于资本市场的功能一贯强调的是改造国有企业和筹资的功能,立足点是股票发行人的立场,而对股票购买人即投资者利益的考虑严重不足。虽然也屡屡提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但这仅仅停留在反内幕交易、反操纵市场、反违规资金等维护市场秩序的层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者利益的根本源泉是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结果造成垃圾股票充斥市场,许多上市公司只顾“ 圈钱”而根本不管股东要求分红和获得投资回报的愿望,从而造成在资本市场上投机理念盛行,加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程度,最终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此次国务院在《意见》中强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问题,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合理的投资回报是维护证券市场中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基于提供投资回报不能够作为上市公司自主行为的认识,还明确了必须从制度和立法上加以规范的方针。所有这些将使中国股市的面貌得到改观,劣质股票的减少和大量能够提供投资回报的优质股票的供给增加将为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理念的普及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意见》提出了各种扩大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开拓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使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得到了资金的保障。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或发行债券筹措长期资金,从发展方向上确立了证券公司获得银行信贷的可能性。二是进一步放宽各类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除了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提高养老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以外,更加突出了保险公司在机构投资者中的地位,强调保险公司入市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拥有7000多亿的资金,而且保险资金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资金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证券投资基金,如果保险公司的资金不断进入资本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是非常积极的。
第四,《意见》明确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问题的原则,从而使国有股减持这一影响股市稳定的难题有了合理解决的可能性,大大缓解市场的心理压力。在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国有股等非流通股与社会公众股等流通股的股权分置问题,因此如何实现中国股市的全流通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国有股的减持成为中国股市的阴性地雷。而《意见》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给出了原则性和方向性的思路,强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就尊重市场规律而言,就是明确了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不能够由某一方说了算,不允许某一方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市场的利益;同时,在股权分置中,由于国有股的大股东处于优势地位,而社会公众股的小股东处于劣势地位,所以特别强调了必须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总之,《意见》的发表将极大地改变中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预期,使熊市思维逐渐淡化,让中国股市步入新的牛市行情。
第一,《意见》明确了在中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则和措施,恢复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奠定了中国股市实现由熊市向牛市转换的政策基础。众所周知,自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步入长达三年的熊市,损失了几万亿的市值,出现了与宏观经济形势严重背离的不正常情况,其中虽然有一些因素是与中国资本市场在初期阶段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性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有关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与社会上曾经甚嚣尘上的全盘否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绩也有密切的关系,其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要让中国资本市场“ 推倒重来”的思潮,这一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成为导致中国股市行情与宏观经济状态明显不协调的认识基础。《意见》的发表扫除了人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大方向上的疑虑,对于鼓舞市场人气,树立市场信心将产生长期的影响。
第二,《意见》是在中国政府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要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问题,这将促进中国股市彻底改变提供劣质股票的格局,形成全社会的价值投资理念。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十多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关于资本市场的功能一贯强调的是改造国有企业和筹资的功能,立足点是股票发行人的立场,而对股票购买人即投资者利益的考虑严重不足。虽然也屡屡提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但这仅仅停留在反内幕交易、反操纵市场、反违规资金等维护市场秩序的层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者利益的根本源泉是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结果造成垃圾股票充斥市场,许多上市公司只顾“ 圈钱”而根本不管股东要求分红和获得投资回报的愿望,从而造成在资本市场上投机理念盛行,加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程度,最终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此次国务院在《意见》中强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问题,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合理的投资回报是维护证券市场中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基于提供投资回报不能够作为上市公司自主行为的认识,还明确了必须从制度和立法上加以规范的方针。所有这些将使中国股市的面貌得到改观,劣质股票的减少和大量能够提供投资回报的优质股票的供给增加将为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理念的普及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意见》提出了各种扩大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开拓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使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得到了资金的保障。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或发行债券筹措长期资金,从发展方向上确立了证券公司获得银行信贷的可能性。二是进一步放宽各类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除了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提高养老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以外,更加突出了保险公司在机构投资者中的地位,强调保险公司入市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拥有7000多亿的资金,而且保险资金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资金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证券投资基金,如果保险公司的资金不断进入资本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是非常积极的。
第四,《意见》明确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问题的原则,从而使国有股减持这一影响股市稳定的难题有了合理解决的可能性,大大缓解市场的心理压力。在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国有股等非流通股与社会公众股等流通股的股权分置问题,因此如何实现中国股市的全流通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国有股的减持成为中国股市的阴性地雷。而《意见》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给出了原则性和方向性的思路,强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就尊重市场规律而言,就是明确了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不能够由某一方说了算,不允许某一方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市场的利益;同时,在股权分置中,由于国有股的大股东处于优势地位,而社会公众股的小股东处于劣势地位,所以特别强调了必须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总之,《意见》的发表将极大地改变中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预期,使熊市思维逐渐淡化,让中国股市步入新的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