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两会”重点关注民生问题 民众期望推翻“新三座大山”
日期: 07年03月2期

张祖国

每年的3月是中国人代会与政协会议召开的时期,而每次“两会”总有一、两个突出的主题。在今年的“两会”上,民生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两会”前夕,新华网针对网民进行了有关“两会”热点问题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医疗、住房、教育为代表的所谓“三座大山”分别以76%、65%和50%的得票率位居前列,上述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在“两会”上自然也得到了回应,成为参会代表热烈讨论的话题。

民生问题成为“胡温”主政以来每年“两会”的焦点绝非偶然,因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那就是居民储蓄过剩导致的投资过剩和消费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居民消费率不具有真正的相关性,甚至是负相关,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国民经济无论是总量和速度的上升都令全球惊讶,但居民却老是捂住不断充实的钱袋子。诚然,中国老百姓偏好储蓄是传统习惯,但是主要还是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落后,导致对于未来的预期不佳。在经济转轨时期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增强了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而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又没有及时地跟上,从而使居民不得不增加货币的防御性需求,以求用自己的力量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民生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所谓的“新三座大山”。新华网的调查显示,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这一项目以绝对优势居于关注度的首位,其中,93.6%的被调查者对改现状“不太满意”,超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改应加强打击药品回扣、降低药费和医疗费;74.3%主张新医改方案应以政府主导,加强医疗药品计划价格控制,达到医疗公益效果。防止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难和治理教育乱收费,解决上学难这两个项目居关注度的第二、三位。对于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26.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地方政府对调控措施执行不力,22.7%认为是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囤积房源,哄抬房价。从两会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来看,相当一部分都是有关医疗、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很多推翻“新三座大山”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比如在教育方面,将要全面废除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增加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师范生教育的免学费制度等。

笔者认为,中国的民生问题除了所谓的“新三座大山”以外,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第一是就业问题,第二是农民问题。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年来在新增劳动力、下岗转移劳动力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就业问题还会进一步衍生出一系列其它的民生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扩大,贫困人口增加等。在这一次的人代会上将要讨论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将就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建立政策支持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应该说这部法律的出台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切实改善和缓解目前各种与就业密切相关的非常现实的民生处境。促进就业本身对经济发展也有直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可以有效地拉动内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同步上升的现象是导致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促进内需是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不均衡非常严重,使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如果放任发展有导致产生严重泡沫经济的可能。所以促进就业与扩大内需是一举两得的举措,一方面能够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促使现有的出口导向性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为金融体制建设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又能够不断改善民生,缓解由于失业率过高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所造成的社会压力。

至于农民问题,实际上也与就业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因为中国促进就业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推动农村剩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因此中国的长期就业战略必须将农民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当然作为民生问题的农民问题,最难以解决的还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如果亿万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建立和谐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著手解决人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也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逐步谋求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尽量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非常之小,在沿海发达县市也只有1/5,其它的落后地区更不用说了。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国家财力还比较有限,因此要彻底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反映到中国社会中,便是令人担心的阶层冲突越来越激烈。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意识,没有上升为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阶层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斗争。但是,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阶层间还会有利益摩擦和利益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是很激烈的。激烈的阶层冲突经常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反映到中国老百姓的茶饭后的谈话中,便是两极分化严重,就业条件恶化,农民生活困苦,“新三座大山”,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现象。在第三次改革大讨论中,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两侧,有两个思想派别进行著激烈的论战。右侧是自由主义,左侧是“新左派”。我们不能说“新左派”是社会不公正的专职批判者,但可以说如果社会状况良好,也许不会出现“新左派”。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中国普通百姓中产生了对毛泽东的怀念。他们已经忘却了毛泽东在世时的恩恩怨怨,把毛泽东升华为一个象徵社会公正的符号。与此同时,老百姓对近年来新崛起的上层社会采取认同的态度。尽管大家都意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民生问题产生根源的复杂性,这就注定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3546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