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祖国
顽固的日本小泉首相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这几天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旦新的自民党总裁诞生,也就意味著小泉首相的接班人正式敲定。由于安倍晋三的支持率一直遥遥领先,因此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的新首相似乎已经成为定局。就在此时,日本的媒体传出中日之间已经在水面下安排日本新首相上台后的中日首脑会谈,尽管安倍本人在电视辩论节目中予以否认,但是仍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人们关注和期待的是随著日本新政权的诞生,中日政经分离的格局是否会有所改变。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比较乐观的。根据笔者的观察,安倍晋三虽然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右倾的倾向,但是总体上还是属于务实的,与小泉固执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毕竟是一个经济大国,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主要是靠其经济实力支撑的,所以经济界的态度绝不能等闲视之。在近年来中日政治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日本经济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沟通作用。就在日本新首相呼之欲出的当口,日本经济界近日再次大规模组团来华,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一行约130人近期访问中国,摸索“以经促政”的新路线图。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生前曾经担任日中友好七团体之一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的职务,他后来成为日本经济界“以经促政”的代表人物。以桥本龙太郎为首的7个日中友好团体的负责人于2006年3月30日至4月1日组团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晤,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桥本龙太郎生前曾说过,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桥本龙太郎的观点代表了日本经济界的真实想法,所以日本经团联、经济同友会以及日本商工会议所等几个最大的经济团体,成为“以经促政”的积极因素。早在2005年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久,经团联前任会长奥田硕曾在4天内两度密访北京,与中国高层领导人会晤,他还作为小泉智囊机构“经济财政谘询会议”的重要成员直接面见小泉,将中方敦促日方正视历史问题的信息传递给国内。今年7月,经团联等财界首脑又曾经纷纷发表谈话,希望小泉纯一郎之后的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并尽快改善同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而安倍晋三作为政治界的新星,又是一个相对比较务实的人,在新官上任以后也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经济界人士。目前在经济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其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御手洗富士夫,据说他与安倍晋三私人关系比较好,最近接触频繁。御手洗富士夫公开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日本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与世界各国搞好关系,没有日中关系,日本经济就无从谈起。在访华团出发之前,日本方面已经提前公布了代表团最高顾问御手洗富士夫将和温总理会谈的消息。日本舆论预期的会面如期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日本经团联会长御手洗富士夫为最高顾问、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千速晃为团长的2006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他指出中日关系对两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双方应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处理这一关系。中方愿与日方共同努力,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原则,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尽快消除政治障碍,使中日关系重新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温家宝在接见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时还说,中方欢迎日本企业家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对此,日本政经界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总理对于两国经济交往的一个新的表态。
实际上,日本经济界的担心和努力是有道理的,长期性的政治对立和互相不信任最终必将影响经济贸易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果两国之间存在良好的政治关系,不仅国民间的互相信任和亲近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而且政府往往能够采取促进两国经济交往的政策,为良好的经济关系的建立创造更好的条件与环境。反之,如果两国间的政治关系冷漠与恶化,不仅国民之间互相厌恶和疏远,从而导致人员交流困难,进而影响经济贸易关系,而且政府之间也会对双边合作采取消极态度,不愿提供贸易与投资方面的互惠条件。比如,中国民间厌日情绪的高涨首先给日本在华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日本专门研究资本市场的关志雄已经注意到,中国民众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的呼声日趋强烈,使得日本企业背负起历史和民族情感上的原罪问题,从而使日本企业在与欧美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双边政治关系恶化和中国厌日情绪的积累,2004年日本企业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幅下降,优秀人才不愿意到日本企业工作。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给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扩展和延伸。目前两国的经济关系从统计数据来看好像还可以,其原因在于政治冷漠期还不够长,以前在“政热”情况下的“经热”馀温尚存。如果中日政治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善,“经冷”的状态必将会来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些不利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中日自由贸易的影响,二是对中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三是对中日投资关系的影响,四是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
日本国内已经放出风来,如果现任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选下任首相,日中领导人会晤就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甚至开列出时间——11月18日至19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该说,日本经济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后来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简单地认为日本经济界组团来访就一定能带来中日关系的改善却是不现实的,至少在小泉时期并没有出现这种局面。其中原因是非常深刻的,目前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日本的民意、政客和媒体政治右倾化,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可以决定的。不过,小泉也好,安倍也罢,保持日本经济复苏对维持他们政治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小泉之所以能在首相位置上呆这么长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任内的经济复苏迹象。安倍晋三如果作为新首相上任,他也要顺从这一意愿。经济界访华也有这种含义,他们是著眼于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让日本能够获得更多的份额,希望中日政治关系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