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现状与启示 / 以无形资产为基础的金融活动渐成潮流
日期: 06年04月1期

■ 张祖国

  资产证券化是很多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著日本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日本又将金融创新与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日本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1999年到2000年之间,日本对知识产权的关心度明显提高。2001年7月,日本成立知识产权研究会,由知识产权评价委员会、知识产权市场流通分析委员会等5个委员会构成。其金融.证券委员会在第二年发表了第一期报告书,报告书涉及到知识产权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与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权益性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在知识产权中融资的可能性与政府的作用、企业会计与知识产权等广泛的课题。日本的经济产业省企业法制研究会也发表了“品牌及价值评价研究会报告书”,对以品牌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价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以上述知识产权金融化的具体研究的进展为背景,知识产权开始与金融结合起来,目前,日本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资金筹措,已经进入从摇篮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作为代表性的方法,一是制度融资,即以专利权为担保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融资;二是证券化,其中有利用组合形式与信托形式的游戏基金、以动漫的著作权为基础资产的动漫基金等文化产业的基金化,还有将企业保有的著作权、专利权等作为信托财产运用,建立起新型的融资框架。
  迄今为止,构成知识产权金融的中心是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发挥了先导性的作用。该银行在1995年的日本开发银行时代就已经开始提供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特别是将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作为面向风险创业企业的有力手段加以定位。一般来说,风险创业企业由于不动产等物品的担保能力不足以及信用能力的不足,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比较困难,因此以这些企业拥有的具有市场性的专利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担保的融资引起广泛的重视。该银行已经实施了200多件这样的融资,取得了累计超过100亿日元的实绩。能够成为担保物的知识产权,可以例举的有:已经被批准的专利权和申请中的专利、电脑软件著作权、与文化产业关联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是根据内在价值的概念,将以某项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事业的将来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转化为现在价值,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就是评价的基准。具体案例有2003年6月公开发表的以软件著作权为担保的研发资金的融资,专门从事设计驱动软件开发的风险创业企业嘉斯特威伊,将其主力产品打印机驱动软件“JWING”系列产品作为担保,向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进行融资,用于研发计测仪器、医疗仪器等产业用机器的驱动软件。
  作为证券化案例而引人注目的最近例子是2003年3月专利权的证券化,这是经济产业省的专利权流动化.证券化研究会的成果。进行专利权证券化的企业是与光学有关的风险创业企业斯卡拉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的子公司株式会社平前基此前一直使用斯卡拉株式会社保有的专利,因此斯卡拉将自己保有的专利转让给TMK(特别目的公司)而融取资金,由TMK(特别目的公司)以该专利权为基础资产发行新的证券,并将由平前基公司支付的专利使用费作为投资者购买证券的回报来源。由于作为证券化基本架构特徵的风险隔离的效果,大企业松下电器产业集团与风险创业企业斯卡拉公司本身的信用风险被成功地遮断,斯卡拉公司将专利权的转让收益充当新事业开发的资金,从而实现了没有依靠借贷的融资目标。
  从日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有些重要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成为资金筹措基础的知识产权范围的确定。知识产权相对来说,是很抽象的资产存在方式,其明确的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很困难的,从而对以投资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方面很容易产生问题。这一问题具体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样的知识产权适合于证券化,二是在证券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如何完全转移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够对原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债务人或第三者产生抗辩的条件,从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投资人利益。
  其次,知识产权本身与原始权益人的关系。特别是在品牌等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品牌是与原始权益人不即不离的或是混合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分离开来。但是在证券化的操作架构上,两者需要分离是通常的做法。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各种知识产权的不同性质以及与原始权益人的个别关系,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处理。
  第三,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问题。虽然内在价值的概念可以运用到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上去,但是具体的评价模型还比较缺乏,而且有些评价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精致化。但是,在一些新的领域中,由于近期的纪录和资料的积累比较少,进一步加大了评价的难度。从现状来看,还很难说已经确立了决定性的评价方法。此外,在专利权的价值评估方面,应该怎样衡量专利权陈腐化的风险,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第四,在专利权的证券化方面存在一些特别问题。比如,对于专利的期限管理和专利申请的可能期限、专利费的支付确认等手续问题,需要进行慎重的对应。有不少实质性的原始权益人,并非愿意将自己保有的专利权作为证券化的对象,将有用的专利保持在本公司内部的意识仍然很强,这就会影响到专利权证券化的资产质量。相反,在放出的专利权中,往往很多是利用价值比较低的。还有,日本的专利权的过半是所谓的与改良技术相关的本公司用的专利权,这些专利权在多大程度可以成为第三者能够利用以及市场交易的对象仍然是有疑问的。
  虽然,要使知识产权证券化广泛地普及,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有很多重大的课题依然存在,这些课题如何迅速地、适当地加以解决,关系到今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趋势。但是,不管怎么说,通过知识产权的证券化而实现资金筹措手段的多样化,大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资金筹措,或者中小企业.风险创业企业以其专利、技术诀窍为基础进行融资,或者运用完成甚至未完成的著作物和与文化产业关联的知识产权等作为这些事业者的资金来源,这些金融创新活动使人们产生非常广泛的联想。在20世纪末以前,我们可以说这是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融资时代,而在知识产权证券化逐渐兴起的趋势面前,我们可以预感,21世纪将是以无形资产为基础的金融活动获得相应地位的世纪。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693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