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0日后,中国广告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国内广告公司将与国际广告公司直接“交锋”。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外资的涌入使原本就稀缺的广告人才更加珍贵,内外资广告公司的“猎人”行动,事实上早已悄然展开。
有关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广告营业额达1264亿元,广告从业人员达91.38万人。中国广告业以近年均40%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行业的发展迅猛,人员需求更是有增无减。近期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告人才的招聘率一直居高不下,相比去年增幅高达67%。
目前,奥美、电通、麦肯环球、BBDO环球、智威汤逊等世界排名前10位的广告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成立公司就要有人,于是他们便纷纷招募本土人才,一边向社会公开招聘,一边通过猎头“暗中挖人”。麦肯光明、盛世长城、星空传媒等多家外资广告巨头都已将招聘信息公布在其官方网站上。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广告公司,奥美现在仅广告业务人员就达200余人。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于广告人才的招聘也将一直继续下去。目前,该公司正在大量招募资深广告人员,无论是客户经理、文案策划、美术指导,还是市场推广,几乎所有岗位不设招聘上限。
本土广告企业争夺人才也同样不遗余力。在上海,分众传媒、意能广告、传世广告等几百家广告公司推出上千岗位,包括创意文案、平面设计、品牌维护、项目服务等职位。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实力雄厚的外资广告公司往往更偏向重金“挖人”,目标锁定拥有资深行业背景的高端管理人才。按照他们的话说,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些对象都有固定的客户群和自己的“追随者”,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具有开拓市场、挖掘潜在资源的经历。
广告业是靠智力打天下的行业,没有一批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创新人才,就不可能有广告产业的大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广告业精英人才匮乏的呼声不断。由于人才数量有限,广告公司间相互“挖角”已成为业内不争的事实。
对于外资广告公司而言,最大的烦恼是本土人才匮乏,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外籍人员。因为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广告专业水平,要求在中国得到的服务与在国外一致,而在中国广告业刚起步的情况下,这样的人才只能从国外聘请。但是其高额花费又不得不让老板们另辟蹊径。甚至不惜??出年薪数十万元的绣球,请猎头公司“按图索骥”。精益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Alice直言:广告做得好,市场占有率也许会增加10%。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一行当,但是他们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企业很难找到既熟悉本土广告业情况,又了解国际广告运作模式的人才。目前最为紧缺的是那些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人。
应该说,外资广告公司的全面进入,对本土广告人来说,面临着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一家外资广告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小姐说,广告市场放开后,势必会有更多的机会呈现在大家面前。但同时,国外优秀的广告人才也将同时进入中国,必将带来新的广告理念,一些“不合格”的广告人会被淘汰。要想抓住机遇,从业人员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全面完善自身的各项专业技能,夯实业务基础。
她认为,作为广告人,创意、经验、外语能力是三大重要条件。有多年媒介从业经验,尤其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验,往往能够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具备很强的学习和抗压能力,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精神。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从业者与外籍人士沟通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拥有较强的外语能力也是有志于提升自己个人竞争力的从业者必须重视的技能。
广告行业需要有经验的人才,但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也不是铁板一块。广告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它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包括:设计、策划、媒介分析与购买、市场调研与统计等等,对学生有不同的学科要求。比如奥美广告公司平均每年招聘五六十名应届毕业生,重点考察毕业生是否灵活、热情,是否有勇气、魄力、责任心和好奇心这五方面的特质。
中国广告业人才被外资争抢
日期:
06年01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5641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