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传中国GDP将连升三级位居第四 / 大幅调整中国GDP总量弊多利少
日期: 05年12月4期

■ 张祖国

   近日,关于中国经济总规模以及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媒体颇感兴趣的一件事情。事情的起因与中国前一段时间所进行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关,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最近向媒体表示,历时甚久、耗资巨大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已圆满结束,12月20日将公布去年GDP的修正数据。尽管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拒绝提前透露本次数据变化的“趋势”,但是各种猜测已经在平面媒体和网络上到处流传,其中也爆出惊人内幕:中国经济总量被严重低估,事实上的GDP数值将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增加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因而,2005年中国的GDP将大大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甚至突破17万亿元人民币。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的报道都纷纷估计中国的GDP总量将大幅度提升,比如,巴黎百富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指出,中国GDP一直被低估,此次如果上调15%左右将毫无争议。香港《南华早报》则认为,中国去年的GDP规模将至少增加300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GDP的20%左右。渣打银行的看法更为“激进”,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分析师王志浩认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多可能增加30%,这一增幅主要应归于中国先前对服务业的低估,中国此前的统计过分倾向于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低估了国内服务业的规模,事实上,中国服务业目前的成熟度已远超此前统计。与渣打银行观点相同的是瑞士一波。瑞士一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东指出,即使中国GDP本次上调20%仍然偏低,因为部分私营服务企业出于逃税的考虑,倾向于隐瞒营业收入,这一倾向造成了服务领域数据的缩水。
   如果按照上述媒体和机构的估计,国家统计局真的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增加20%-30%,那就意味着从2005年12月20日起,中国的GDP将一举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从而成为全球排名第四位的经济大国,有分析人士调侃称,中国经济一下子“长大了两岁”。因为根据世界银行此前的数据,中国2004年的GDP为1.65万亿美元,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名列全球第七。而如果中国GDP确实提高30%,这样中国的GDP就会达到2.145万亿美元,由此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名将“连升三级”,超过意大利的1.67万亿美元、法国的2万亿美元和英国的2.14万亿美元。所以直观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英、法、意,一跃成为全球第四经济大国。与此同时,一些媒体与机构也纷纷预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时间表也将由此提前,比如高盛曾将该时间设定为2041年,现在估计不需要怎么长的时间了。
   虽然,针对此次经济普查,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将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对相关问题予以说明。国家统计局官员也表示,鉴于经济普查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平常年度核算的数据更准确,包括GDP在内的众多数据都面临修正。另外,也有不少人认为,在新的统计口径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将大大优于旧的数据统计结果。比如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中国的投资过热其实并没有官方数据所言那么严重,GDP调整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也有望从46%下滑到42%-43%。但是,笔者认为,即使GDP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国家统计局对GDP数据做出巨大调整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国家统计局的修正结果绝不会像海外媒体“透露”的一般高出20%甚至30%。因为,一方面对于“GDP数据存在巨量失真”这一所谓的内幕消息,官方和主流媒体也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做出响应。另一方面,随之而来将会产生一个重要问题,在最新数据出台之后,中国原先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势必将因应最新数据而做出重大调整。若不进行调整,那么对于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倾向和执行将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可能导致宏观调控在政策操作层面上的趋紧或不协调。中国政府对GDP的统计工作本身就存在问题,这里面有统计方法与国情不符、地方保护使统计口径失真等原因,这些不一致的地方是历史造成的,要有一个逐渐消化的过程,如果一次性地加以纠正,突然公布这组新的GDP“天文数字”,必然导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方向都要发生质变,试想目前已经过剩的产业结构如何适应这“冰火二重天”。而且,大幅修改后,可怕的不是GDP总量,而是GDP增速,增速的变化将大大拉近中国赶超美国经济的时间。那么,中国必定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体“打压”。事实上近年来,仅仅是这些已公布经济数据已经令许多美国制造业团体大声疾呼要求通过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以放慢中国的经济车轮,从这一次最先报道的海外媒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可见一斑。现在国际上充斥着中国威胁论,其中包括经济威胁论。尽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3.6%,美国的贡献是35.7%,美国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7倍,中国经济崛起所做的只是基于中国国情、实现中国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中国梦“,但是某些西方政治家头脑中存在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害怕中国经济的崛起,他们担心中国经济崛起以后,变成像美国一样人均消费25桶石油,与美国抢夺资源与能源。从深层次讲,中国今后必然会不断地提升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国力,中国的崛起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中国在没有实现民族振兴的大目标之前,还是应该尽量放低身段,减少阻力。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中国政府大幅度修订现有GDP统计数据,都是弊大于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524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