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应对市场经济地位说不
日期: 05年08月2期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便为自己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急切心情和竞争态势,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谈判自由贸易区的一个前提。
  欧盟委员会日前声称,不打算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之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一年前提出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的初步评估结果,结论是,由于中国在欧盟规定的5条标准中有4条尚未达标,所以欧盟暂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执委会首席女发言人弗朗索瓦兹.勒.贝尔说,目前还不清楚中国何时能符合欧盟市场经济国家标准。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很难给一个明确的期限。
  欧盟的这一表态无疑给那些期望欧盟能够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人浇了一盆冷水。具体来说,中国在以下四方面尚未达到欧盟的要求:一是中国的会计法和破产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二是中国对资源的进出口采取了非市场化控制;三是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含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体系存在漏洞,保护力度不够;四是中国金融和企业融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的融资没有根据客观条件,导致了大量的呆账、坏账。这四个方面都涉及体系性、制度性问题。显然,中国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满足欧盟的要求。由此,我们也大概知道欧盟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标准是什么。这并非如贝尔女士所言,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欧盟才“很难给一个明确的期限”。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原始数据。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中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
  近年来,由于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出口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遂成为各界均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关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国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要全力以赴地争取早日解决这一问题,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由该问题而引发的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指控等;另一种则认为,中国已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无须别国承认,因此不要刻意去争取。
  在当前西方主宰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此,能够争取尽量去争取,但是,切忌使这一问题沦为某些国家要挟中国的“武器”,对一些国家欲以此漫天要价,中国要坚决地说不。
  回顾中国陷入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困局,虽有外因,但根源还在于中国加入WTO承诺本身。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款同意其它成员可以在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使得其它国家或地区能以该条款为牌,向中国索取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既然是承诺,不管它有多么不公平,也应该遵守,这关系到国家的信用问题。但是,中国应该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传,表明态度:中国争取其它成员早日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不愿意履行入世承诺,而是在既定的规则和承诺内容下,中国根据自身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减少“双输”,增加“共赢”的一种努力。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有承诺,但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过程中,不能任由其它国家或地区单方面来评判和决定中国的“入市”。这是因为,评判一国经济的市场化或自由化程度,它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缺陷在于,并无任何权威的国际组织对此拥有国际管辖权,这就使得欧美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标准,在具体执行时具有非常大的任意性,甚至和WTO本身就贸易倾销和保障措施方面的规定并无关联。
  因此,如果任由欧美对中国整体经济运行进行市场化程度的评判,其潜在危险是,使得一桩并无国际管辖权的事情,通过美国或欧盟的所谓评判,赋予了它们国内法以治外法权性质。在这种单方面认定的情况下,即便中国通过构建所谓市场化综合评判指标来抗辩,也无济于事。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在调查和交涉过程中,对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却总是把视线有意引向不利于中方的个别规定上,拿体制和制度说事。
  所以,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被动等待别国的裁决,而应利用自己经济地位的上升,尤其是巨大的市场优势,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事实上,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过程中,中国也是有很多筹码的。
  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体制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虽然从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基本由市场决定了。但是,生产要素市场还存在薄弱环节,市场化不够;政府职能转化也不到位,特别是离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市场机制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为了给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贸易环境,尽快解决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件好事,但若有成员国或地区以此做文章,迟迟拖延这一问题的解决,那也无碍大局,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在15年中有些成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既然中国在入世时已经承诺了,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总之,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一个原则是,中国自己不能因急于得到别人的承认而受制于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28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