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以来,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积极效应持续在市场上体现出来。7月22日以来,上证指数节节攀升。从上一周的交易情况来看,周一(7月25日)上证指数以1045.27点开盘,最高上冲至1097.63点,周五(7月29日)报收于1083.03点,较前一周的收盘指数1046.32点上涨了3.51%。
上一周大盘的总体走势比较稳健,表现良好。周初大盘延续前一周的反弹行情,节节走高,量能也得到了很好的配合,上海市场连续3个交易日的成交量都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上证指数周五(7月29日)报收于1083点,已经成功地突破了60日均线1074点的阻力,市场的人气得到了激发。近两周来中国股市连续上涨,是一系列政策利好的积累以及人民币升值和外围资金环境改善促成的,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目前市场的最大特征是,行情的反弹和稳定已经不再是依赖来路不明的所谓神秘资金了,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推动下,各种增量资金正在逐步放大。除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以外,上市公司本身回购股份、大股东增持流通股以及公司高管购入本公司股份等都蔚然成风。这意味着经过长时期的调整,中国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一些带有长期投资性质的、非交易型投资者的介入。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可能意味着中国的股市已经见底了。
今后增量资金的介入应该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如果后续资金确实有来路的话,恐怕在现阶段仍然将以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为主。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推动市场复苏,针对前期市场资进比较紧张的状况,推出了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增加60亿美元QFII的投资额度、根据企业自主投资的相关规定取消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等一系列增加股市资金供给的举动,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可以肯定后续增量资金是有保障的。另外,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以QFII为代表的海外增量资金的流入是必须加以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目前可以看到QFII已经开始对A股进行较大规模的战略建仓,近期公布的半年报也检证了这一点。QFII建仓的股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龙头类上市公司股票,另一类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上市公司股票。QFII目前在中国股市积极建仓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使它们的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据测算,股权分置改革将使QFII购入A股的成本较之目前平均降低33%左右,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则令进行长期投资的QFII成本再度降低10%左右。
总体而言,这两项改革有可能使QFII的投资成本降低40%以上,这是极为可观的。作为个体投资者跟随机构投资者而动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潮流,而目前大盘蓝筹股是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投资对象。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会更多地考虑上市公司的质地、股票的流动性等因素,而蓝筹股票比较能够满足机构投资者这方面的要求。
上证指数连续两周节节攀升 / 增量资金不断介入推动行情回暖
日期:
05年08月2期
■ 浩 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2858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