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美元兑日元和欧元汇率走势的展望
日期: 05年05月4期
  ● 张祖国

  一、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势的展望

  在新一轮的美元贬值周期中,美元兑日元汇率贬值的起始点是1美元兑147日元,在2002年内迅速下降至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2003年初至今,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期间美元兑日元汇率的高点为2003年3月21日的1美元兑121.87日元,在2004年3月31日创出了自2000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即1美元兑103.39日元。此后,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回升,2004年初,美元兑日元汇率曾回升到1美元兑112日元的水平。但是随着日本2004年第一季度经济强劲回升,大量外资进入日本股市,在2004年4月初再次下跌至1美元兑103.4日元的水平,离前期低点仅一步之遥。进入2005年以来,美元兑日元汇率一直在1美元兑110日元以下的范围波动,在美元升息的利好因素刺激下,2005年4月份一度上冲至1美元兑108日元。我们认为,从目前美日两国的相对情况以及影响美元兑日元的因素进行分析,美元持续贬值、日元持续冲高的可能性正在变小,主要理由是:(1)虽然美国经济在2005年有可能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但相比之下,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的可能性和程度都要比美国来得大。2004年日本经济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之后,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增长逐步放缓,并最终在第四季度停滞增长。日本GDP按年率计算的增幅在修正后分别为6.3%、1.1%、0.3%和-0.5%,因而在05年年初有很多研究机构认为日本经济陷入了10年来的第四次衰退。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05年初的日本经济较上年度第四季度各项指标都有所回升,但整体的增长势头较2004年会有明显的放缓。在内需不旺的情况下,2004年拉动日本经济回升的最主要动力在于出口。因此2005年出口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对日本经济走势至关重要。2004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日本的出口,由于中日关系紧张,会影响中国特需在日本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经济继续复苏的变量。与出口支撑有关,2005年日本经济的复苏还面临其它诸多风险,比如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中国在宏观调控背景之下的经济降温,都可能导致日本产品出口受到冲击并进而影响到日本经济复苏的动力。
  (2)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在2004年初的几个月曾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年中也延续了缓和的趋势,但第四季度东京地区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再次超预期地持续走低,2005年公布的一些新的数据仍然不乐观,说明日本的通货紧缩没有出现改善的迹象,日本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日本的零利率政策还会继续实行。通常只要美日名义利率差超过3%,就会引起美元升值、日元贬值。目前美国正在逐步实行小幅利率上扬的政策,美国的加息周期已经启动,今后的政策走向预计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而日本将仍然维持零利率政策,在摆脱通货紧缩之前这一政策恐怕仍将得以维系。所以,美日的利率差在今后将有继续增大的倾向,而这种利差的扩大会导致大量资本从日本向美国转移,这一利差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推动美元兑日元的汇率适度走高。
  (3)在2002年初以来的美元贬值周期中,美元兑日元汇率曾经在2004年初和2004年11月在1美元兑103日元和1美元兑102日元的水平上两次触底回升,这说明市场认可1美元兑100日元左右的汇率水平是美元兑日元汇率的底线,该底线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日本政府也将这一底线作为防守日元升值的底线,一旦接近这一底线,就会下决心进行市场干预,所以日元想要升破1美元兑100日元大关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4)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预期也是近期影响美元兑日元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机构根据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的远期汇率与美元兑日元汇率的推移进行分析,认为只要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下降即人民币升值,美元兑日元汇率也将随之下降即日元升值。因此,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日元汇率也会相应走高。据此推算,如果人民币升值5%,日元汇率就会升至1美元兑98日元。但是,随着2005年2月G7会议的结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落空,上述推算恐怕一时难以成立。
  (5)美元贬值的重要基本面因素是财政收支和贸易收支的双赤字,可是日本也同样面临财政赤字的问题,美日共同处于财政危机边缘的状况,而且美国为重建伊拉克支付着巨大的费用,并要求紧随其后的日本也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所以美国财政赤字对美元汇率的负面影响与日本财政赤字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抵消掉的。另外,随着美国就业市场回暖,美国各方面对于贸易赤字的承受能力有所加强,市场对此的关注程度也有所降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2005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将以前期低点1美元兑102至103日元一线作为支撑,呈现小幅、缓慢的反弹回升走势,并有望冲击1美元兑110日元的大关。但是,美元兑日元汇率在突破1美元兑110日元以后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二、美元兑欧元汇率走势的展望

  美元兑欧元汇率贬值的起始点应为1欧元兑0.82美元,从2002年初以来,美元兑欧元汇率不断创出新低。200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美元兑欧元汇率为1欧元兑1.032美元,此后一直处于下降通道,2004年2月18日美元兑欧元汇率一举创出自欧元诞生以来的历史新低,为1欧元兑1.2927美元。此后,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有所回升,在2004年5月中旬一度上升至1欧元兑1.1770美元。但是2004年下半年美元兑欧元汇率再次走贬,2004年11月8日一举跌破前期低点,再次创出1欧元兑1.2986美元的历史新低,2004年的年底进一步创出1欧元兑1.3670美元的历史新低。进入2005年以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有所回升,大致在1欧元兑1.30美元左右的水平盘整。我们结合影响美元兑欧元汇率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美元兑欧元汇率在企稳的基础上进行回升的幅度可能要略大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主要理由是:(1)在2002年初以来的美元贬值过程中,美元兑欧元的贬值程度要远远超过美元兑日元的贬值程度。美元兑欧元汇率从最高点1欧元兑0.82美元下跌至1欧元兑1.36美元,下跌幅度达到37%左右;而美元兑日元汇率从最高点1美元兑147日元下跌至1美元兑102日元,下跌的幅度为26%左右,所以美元兑欧元的超贬程度更为严重。欧元大幅升值对对欧元区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已有多个欧元区国家对欧元的持续走强表示了不满,纷纷要求加以调整。调整的目标位大约在1欧元兑1.20至1.22美元一线,因为仅从汇率价格本身看,美欧货币经济面的差异将是货币价格差异所在,1欧元兑1.20至1.22美元的水平应该说是比较温和的,似乎是美欧都可以接受的暂时性价格取向。
  (2)2005年2月15日欧盟统计局发表了欧元区2004年经济报告,报告中说欧盟25国的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2.3%,大大高于2003年的0.9%;欧元区国家经济在2004年总体上明显好转,但在下半年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05年初虽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在高企的油价和上涨的欧元的打压下,欧元区主要国家失业率连创近年新高,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信号,各国也因此纷纷调低2005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因而从基本面上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放缓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虚高的欧元汇率向均衡水平回归。
  (3)2001年以来,美国经过11次减息,使欧元区的利率高于美元利率1.5个百分点,这是2002年以来欧元汇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但是2004年6月份以来情况发生了逆转,美联储经过七次加息,由2004年6月的1%上到目前的2.75%;而与此同时,欧盟一直坚持其2%的基准利率水平,尽管目前加息的呼声很高,但是欧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想短期内调高利率水平阻力很大。因而随着美欧利差的扩大,会导致资本流向美国市场,使欧元汇率向下调整。
  (4)由于欧元区的石油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因而油价的高低对欧元区经济前景影响很大。2004年原油价格曾数次创新高,2005年3月中旬纽约原油价格又达到每桶56.72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石油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将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长受阻,影响欧元的强势。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151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