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国际油价持续高涨 / 中国如何面对能源战略遏制
日期: 05年05月1期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涨势不减,甚至有著名能源市场经济学家预测世界油价可能今后两年涨到每桶70美元,严重动摇了市场对未来石油价格的信心。国际原油市场从跌势中强劲反弹,纽交所近月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于4月22日重新回到55美元/桶的上方,收盘价为55.39美元/桶,比4月18日的50.37美元/桶上涨5.02美元/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桶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国家减少0.75个百分点。

  油价上涨对中国GDP影响几何?

  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已经为世人瞩目。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颇为引人关注。油价上涨对中国GDP影响几何?“我们假定每桶油上涨10美元,保持一年时间,按照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油价上涨对中国的GDP影响有限,最多是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另外,专家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国对国际石油需求比较大,石油涨价将使石油开采、石油加工与炼焦业等石化上中游行业以及其它互补性能源产品,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行业受益,但是国际油价的持续高位,将对中国石化下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石化、化工、化纤行业成本压力会加大,效益可能下滑。
  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外汇支出增加、?舫隹诩跎伲???档?DP增长率,并拉动物价上涨。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品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危险:一是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其进口能力。高油价使中国增加石油储备大大增加了储备成本。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储备油采购支出就可能增加上亿美元。

  中国拓展能源外交

  目前,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第一期输油管线工程耗资7亿美元,每年设计输油能力为1000万吨,将于明年完工。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完成,完成后,哈萨克斯坦向中国的输油能力将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专家称,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必将使新疆成为中国油库,其中的部分投资转化为对当地产品的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争夺最后的油气资源的斗争,很可能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题。”这是美国能源问题专家包罗.罗伯茨预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表示,据英国一家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还可用41年,也就是说到2045年,世界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当然,还会发现新的油田,但石油的消费也在迅速增加,大体上说,到21世纪下半叶,石油将不再是主要能源。时至今日,能源竞争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实际上,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情境,中国开始重视能源外交,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能源。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蒙古、东盟,再加上中国早已开展的与南美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目前的能源外交已基本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油价中国祸水论──无知还是另有阴谋

  随着近来油市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祸水论”又藉石油问题有了新的表现。一种论调认为,中国是抬高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石油储备导致很多国家不得不接受高油价。自从油价飙升以来,西方媒体的“ 中国祸水论”开始频繁见诸报端。有些文章指出,“美国消费者通常将油价的不断攀升归咎于伊拉克控制战争。但是能源专家说,中国石油消费量的猛增可能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显然,这是继所谓中国“ 输出通货紧缩论”、“ 中国威胁论”之后,“ 中国祸水”论的又一新版本。
  绝大多数国际和国内的专家认为,中国是高油价的受害者而不是制造者,油价上涨是多种因素拉动的结果。近期国际市场油价的大幅攀升,直接冲击了中国的原油供、销链条。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算,国际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中国的GDP将损失0.06%。能源成本加大了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力削弱,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并将最终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就在最近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外汇损失达到88亿美元。今年中国仅原油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高油价将拖累中国GDP下降0.7至0.8个百分点。

  中国需警惕“ 石油讹诈”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油价的不断上涨给中国所带来的真正危机在于,中国可能正面临一场在劫难逃的“ 石油讹诈”。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西方石油消费国来讲,将中国列为油价上涨的“罪魁”之一,不仅可以有效地转移国内民众对于政府控制油价乏力的指责,更能从政治与经济两方面,实现“讹诈”中国的目的。
  据介绍,随着伊拉克形势的恶化,“ 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上涨负责”的言论首先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传出。这显然表明,美国有急于转移民众注意力的用心。而在经济上迫使人民币升值,一直是西方国家抑制中国出口强势、复苏本国经济的既定目标。此次油价上涨,正好给了这些国家说服中国改变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好理由。与此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国家在实施“ 讹诈”中国险恶用心的同时,也意欲延缓、打乱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其遏制中国战略的一步棋。
  中石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现在石油圈内已经有人推测,国际油价上涨可能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因为由于美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油价的上涨对其本国的影响已经大大小于当年两次石油危机时期;而中国却处在由经济增长带动的石油需求的增长期。同时,虽然美国消费者在高油价时期受到了损失,可美国的大公司在全球从事石油开采,这笔损失又从其海外业务中得到了一定补偿。所以说,高油价对美国影响不大,但对中国却影响很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114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