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铁矿石涨价时间背后疑云重重 / 质疑日本密谋价格陷井并非全面
日期: 05年03月2期
      ●张祖国

     最近几天有关国际铁矿石大幅涨价70%以上的消息和评论充斥中国的大小财经媒体,使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在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国际商品市场或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那样的深刻,国家之间围绕着价格决定权的争夺是那样的激烈,不同利益主体在价格问题上的博弈是那样的复杂。铁矿石的大幅度涨价造成的冲击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为钢铁产品是基础性的原材料,除了对钢铁业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以外,还将对下游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集装箱、造船、石化等七大行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中国钢铁协会的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共进口了2.08亿吨铁矿石,去年巴西的铁矿石价格为每吨25.86美元,按照71.5%的涨幅,每吨价格将上涨18.5美元,由此中国铁矿石的进口成本将提高将近300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升的成本最终都会通过各种涨价渠道得到转嫁。
     事情的起因是,2月28日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宝钢,与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就2005年的年度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根据该价格协议,2005年铁矿石的FOB(离岸价格)较2004年将上涨71.5%。据有关方面透露,宝钢集团在谈判中希望的铁矿石涨幅控制在30至50%之间,此次谈判结果显然超过了宝钢原定的价格范围。那么,宝钢集团为什么会接受如此大的涨价要求呢?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强大的买方市场造成的,但是有不少媒体指出,这是中国钢铁企业中了日本为中国设下的价格陷阱。实际上,在宝钢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达成价格协议之前,日本的新日铁已经与他们先行一步谈妥了价格,锁定的价格涨幅完全一致,因此有人认为日本率先与几大铁矿石供货商谈判的背后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也许有人会问,铁矿石大幅涨价对日本不也同样带来损失吗?所谓的阴谋论来自何方?据了解,日本钢铁生产商每年大约需要1.3亿吨铁矿石和6500万吨煤炭。日本钢铁生产商2005年因铁矿石涨价要增加2000多亿日元(1美元约合105日元)开支,因煤炭涨价要增加4500亿日元支出,再加上锰矿石等辅助原料以及原料运费涨价等因素,日本钢铁行业将增加1万多亿日元的成本,相当于去年该行业的利润总和。钢铁原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提高,光靠钢铁企业自身是不可能完全消化的。即使2005年度日本钢铁行业再努力,最多也只能消化1000亿日元左右。如果不把这些费用转嫁到钢铁价格上,整个日本钢铁行业就要减少9000亿日元的利润,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后续发展。尽管如此,有分析家指出,这是日本在能源领域里向中国发起的又一起挑战,和前几次纯粹争夺不一样,这一次是价格陷阱,即企图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挤压中国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因为日本认识到2004年中国由一个传统的钢材进口大国成长为一个钢铁?舫隹诠??005年中国出口钢材将超过1000万吨,这对传统的钢铁出口大国日本将形成冲击。在国内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量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膨胀期,巨大的需求量使得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对外来矿石的需求更迫切,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已占国内整个钢铁业所需量的50%。大幅提升钢铁业制造成本,将扰乱中国钢铁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即使同样涨价,日本钢铁企业的承受能力远远超过中国钢铁企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美元对日元贬值。由于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作用,使得日本进口成本并不像实际定价的涨幅那么大,这就为日本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回旋空间。而人民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将使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上升速度将超过日本钢铁企业。
     目前铁矿石谈判的格局是,供应方为国际矿石三巨头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布鲁肯希尔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需求方为日本钢铁企业、欧美钢铁企业和中国钢铁企业。整个谈判并非供需双方在一个谈判桌上共同进行,而是供方的三巨头和需方的三个代表分别进行。按照以往形成的惯例,如果其中有一家谈定价格,其它谈判就中止,双方都接受这一价格作为当年铁矿石的标准价格。日本的谈判代表一直是新日铁公司,宝钢今年首次代表中国国内的钢铁企业进入谈判,此前中国企业一直被动接受日本的谈判价格。此次日本新日本公司首先宣布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协议,日本与几大铁矿石供货商达成的协议价格上涨幅度实在让欧美和中国企业感到吃惊,欧美和中国的钢铁公司都打破惯例宣布不接受这一协议。但是,宝钢集团最后还是无力回天,没能扭转局面。因为按照目前的游戏规则,新日铁谈判确定的价格就是亚洲的主导价,由于铁矿石行业高度集中,其中三家公司控制了77%的市场,这意味着价格的大幅上涨很难抗拒。在目前的铁矿石定价体制下,世界铁矿石巨头利用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猛增的有利条件要求大幅度涨价,而新日铁公司则为了进一步巩固其亚洲价格谈判的主导地位,率先锁定涨幅,使中国被迫接受不利的价格条件。
     凭心而论,虽然我们可以怀疑日本钢铁企业的居心不良,但是单凭日本企业的推波助澜并非能够成事,这与中国自身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又比2003年增加了40%左右,从1.48亿吨上升到2.08亿吨,而同期日本的进口仅增加了280万吨。2004年全世界的生铁产量增加了5804万吨,其中中国增加了84%。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形成对钢铁的巨大需求,所以国际铁矿石巨头乘机提价一点也不奇怪。另外,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也与此次铁矿石大幅度涨价有必然的联系,即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导致世界铁矿石供货商本国货币相应升值,使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与世界钢材价格的上升而同步上涨。2002年以来美元大幅度贬值,造成巴西雷亚尔与澳元相应升值,其中美元兑巴西雷亚尔的汇率从1比4下跌到1比2.6,美元兑澳元的汇率从1比1.2下跌到1比1.28,由此可见巴西和澳大利亚这两国的本币大约升值40%左右。因此,如果扣除两国本币40%的升值,铁矿石的实际涨价也就在30%左右,与同期国际钢铁价格的上涨一倍的幅度相比是情有可原的。
     铁矿石涨价事件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对能源和资源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依存度越来越大,能源、资源约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今后这一类事件还会频繁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提了个醒,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能源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路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037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