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走进﹃面文化﹄的人生 / 记永乐制面所会长梁保强 / ● 本报记者 向轩
日期: 03年07月1期
  在繁华热闹的横滨中华街上,几乎没有商家会不知道永乐制面所。许多熟知永乐历史的人都说,这家以生产面制品为主的制面工厂从50多年前的一个简陋的作坊,发展到占据横滨中华街80%市场的大公司,梁保强会长的功劳不小,他在向日本推广中国面条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制面所壮大起来。
  在一个雨季的下午,我来到位於横滨中华街一隅的永乐制面所。即使是雨天,永乐制面所那红红的幡旗仍然高高地扬起,极具威武气势。极具中华古风特色的店堂里琳琅满目地陈列著各种中华食品以及古玩陶瓷,当然其中不乏永乐的拳头产品──永乐中华拉面。穿著店员制服的梁保强先生就站在货架前温和地微笑著,说话声轻柔而又儒雅,身上有著很典型的横滨老华侨的内敛气质。
  在交谈中,梁会长总喜欢称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极不擅长争论。如果遭遇持相悖意见却坚持自我的人,我总是退避三舍──采取逃跑原则!”但就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谈,自称“ 没用”的老华侨却用自己的执著让日本社会接受了新概念的中华传统拉面。目前永乐制面所的稳定客户在东京首都圈内不下250家,此外还有不少在“ 中元”、“ 岁暮”时期来店采购的零散订单,永乐的拉面被日本客户作为传统中国拉面而承认。这是梁保强会长当40年会长最感骄傲的。
  在梁保强儿时的记忆中,母亲的那家制面店是简陋而拥挤的,每天一到4点,母亲就悄然起身,开始一天的制面工作。晨曦在制面机的运转声中渐渐地透进窗户,而母亲埋头劳动的侧脸,给幼年的梁保强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那时我们住在横滨中华街,母亲的朋友给她出主意,说让她开制面店,於是她答应了。就那堋简单……我对当时的店面印象不深,只是依稀地记得家里忽然多了一台机器,我每天回家都要走过工场,然後才是住处。”年仅7岁的梁保强开始为母亲打下手。在到处飞散著面粉味的单一劳作中,他隐约 悟到自己的这一生也许和台板上那细密柔软的面条连在一起了。
  1977年,梁保强先生继承母业,成为永乐制面所的当家人。“当时的制面所也不大,我们知道自己的生存根本离不开这条中华街。”日本是一个面文化很丰富的国家,荞麦面、凉面、日本式拉面……种类繁多,口味各异。虽然70年代的日本也有一种名义上的中华拉面,但无论从生面本身的韧性弹力和拉面的风味上都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面距离甚远。“我们开始大规模地生产真正的中国面条。最初,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种产品的。”他们带著怀疑的目光看著盛在大碗里那弯弯曲曲的面条,因为从未尝试过,所以保守的他们不愿轻易接纳,“一开始,日本人吃的时候还是有些不习惯和排斥的。不少人试了一次,就没有再来买第二次。”但梁保强先生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征程,他坚持著自己的信念,带著永乐制面所制造的中华面条走访了一家又一家的客户,他不断地向客户介绍这种来自中国的面条:“ 这才是中国的面条,这才具中国的风味,这才是现在中国吃的面条。”
  当时,中华街的日本客人稀少,就算有,也大多不会主动问津中国式的面条。“开始主要的客人是横滨港的中国船员们,久违故土,他们希望品尝到故乡的美味,我们的面条首先得到了他们的肯定。”慢慢地,永乐制面所的中华拉面在横滨中华街内走红,不少中餐馆的菜单上亮闪闪地打出“ 中华拉面”的字样,中华拉面成为与中国月 、中国包子一样的中国食文化的代表。
  数年後,随著横滨中华街渐渐在日本各地闻名,中国式的面条也开始走出了中华街,遍布全日本。预购中华拉面的订单雪片般地飞至。梁保强先生感到作坊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在再三的斟酌後,他把原先私人性质的工厂改变成具有现代管理模式的有限公司。不少业内人士都称,这次改变也让永乐走在其它的制面工厂的前面,是永乐制面所诞生以後的一次质的飞跃。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下,永乐逐渐形成了规模,它不但成为中华街最大的一家制面工厂,而且在日本不少高级百货商场、大超市里都有永乐的面产品陈列,永乐面条以它顺滑的口感,韧绵的弹性,走进了寻常日本百姓的家中。
  “ 永乐发展是顺利并让人心慰的。很大意义上说,永乐的兴盛与横滨中华街的繁荣息息相关。”梁保强先生称回首自己那堋多年的创业生涯,并没有太多的苦涩和险阻,只是疏离了自己年青时代喜爱的运动。“ 永乐的清晨比寻常人家要早。”梁保强先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虽然他现在退居二线,当上了会长,但他依然知道自己这一生与中国的面条是分不开的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00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