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04中港台八大财经新闻
日期: 05年01月1期

      2004年很不平常,年末来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经济无疑都会展示亮丽的一面,展望2005年,三地经济还会共进共退。
      回顾2004年,中港台八大财经事件基本上展示了经济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而重中之重是大陆持续了一年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尚未完全奏效
      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53%,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超过7%的目标,高居于9.8%之上。投资带动增长非常明显。
3月份中国推出降温措施,先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月处置“铁本”事件(停止江苏铁本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下半年的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发区和土地市场等等,但经济仍然高速增长,只有紧绷的消费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四季度有所缓解。不过,宏观调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世界经济和心理预期。
      二、联想、IBM联合
      12月,中国传出惊人消息,引起全球关注,联想公司以12亿5000万美元收购著名公司IBM的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联想希望通过合并后利用新的、全球整合的品牌进入到新的业务和市场里去,而对于在中低端市场比较弱的IBM来说,则企求利用和开发中国市场,涵盖更多的客户。
      三、中小企业板上市
      在中外企业购并的旋律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上市,尤其是有很多中国民营企业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因为中国一直没有创业板为新兴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新生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场所,5月27日,类似于创业板的中小企业板终于在深交所宣告成立,虽然首批上市的8只民营企业股票在一度获追捧后大幅下跌,狠狠打击投资者信心,但中国毕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场所,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是值得书写的一笔。
      四、拯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在金融业,以银行来说,四大国有银行的状况令人堪忧,据官方统计显示,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一度为23%,约2万亿元人民币。大量坏账、资本充足率达不到国际标准,一些高层领导人的腐败等等弊端,迫使中国当局下大决心进行银行改革,而先决条件是注资。04年初,央行向中行和建行注资了450亿美元。接下来,央行还计划向其它几家国有银行注资。几家国有银行也正紧锣密鼓筹备上市,致力于银行更加规范和符合国际标准。
      五、台湾首富蔡万霖离世
      在台湾,台湾首富、以卖菜、卖酱油起家,后来拥有“ 金融保险王国”霖园集团的蔡万霖9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81岁,蔡万霖在今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居第94位,资产46亿美元。
      六、人民币升值争论还将持续
      04年,人民币币值争议在国际上愈演愈烈,这个延续了几年的话题提升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券商如美林证券都发表报告,提出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和幅度,但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就不赞成人民币升值。与此同时,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准备为人民币升值赌一把。
      七、中国通货膨胀的隐忧
      今年来,虽然中国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挥之不去,中国发改委预测2004年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4%左右,这将是1997年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尽管第四季度出现价格上涨缓和的迹象,但是煤、电、油等商品短缺仍有可能推升物价,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也没有缓和,这种情况估计还会延伸到明年。
      八、领汇考验香港金融监管
      04年底,香港出现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事件,领汇上市搁浅让世人大跌眼镜,领汇(REIT)是香港政府拥有的大型房地产基金,原本计划在12月16日上市,但却遭到一些市民反对,担心公有资产因上市转移到私人投资者手里,结果两名老年市民向港府挑战,成功地阻止了领汇上市,但也因此引起一些股民不满,人们也担心香港的国际形象因此而大打折扣。
2005年,多数人预期三地经济增长继今年强势之后将放缓,以哲学的眼光来看,事物发展有张有弛,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945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