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谈判是指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2001年11月,世贸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这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人们称之为“多哈发展议程”,简称“多哈回合”。
多哈回合谈判的宗旨是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谈判包括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谈判、争端解决、知识产权、贸易与发展以及贸易与环境8个主要议题。多哈回合谈判虽是多边谈判,但真正的谈判主角是美国、欧盟和由巴西、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协调组”。
权威:拉米:兵败特殊保障机制
7月29日,WTO总干事拉米在日内瓦通报,由于美国、印度在有争议的特殊保障机制方面无法弥合差距,本次持续9天的日内瓦小型部长级会议宣告失败。
“在我们列出来的项目清单上有20个问题,其中18个在本次会议上都已经有了积极突破。”拉米说,“但是在第19个问题上我们无法缩小双方差距”。
特殊保障机制在会前,就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花了60多个小时来讨论。”拉米说。
拉米此前提出的建议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某种特殊农产品,如果进口量激增超过了过去3年平均数的40%,那么发展中国家则有权启动特殊保障机制,对进口产品加徵最高可达约束关税15%的关税。每年只能对占总体关税税号2.5%的农产品使用特殊保障机制,同时,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没有出现实际下降,也不能启动这一救济措施。
陈德铭:多哈是一次悲壮的失败
中国代表团团长、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会议最后一天表示,对多哈回合受阻感到失望。这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将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史上留下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这也是一次严重的失败,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失败将会给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各方要有足够准备并做好充分应对。
陈德铭表示,在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OTDS)、敏感产品、特殊保障措施(SSG)、反集中条款(ACC)等方面,各方已作出了极大妥协和让步,也对一些重要的领域做出了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承诺。“然而就在我们即将接近成功时,却被一些小小的系数挫败了所有的努力。”他指出:“我们其他几个参加国感到失望。世界上也许还没有过这么多部长、这么长时间为国际多边贸易体系而聚集一起作努力。”
核心:美国拖死谈判 印度当替罪羊
29日,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中国这7个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展开小范围磋商,但无法就发展中成员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等分歧取得一致。
谈判破裂后,法新社援引一名熟悉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和印度没能接受妥协方案,双方最后陷入僵持”,导致谈判破裂。
根据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世贸组织发展中成员可在农产品进口激增40%的情况下,采取提高关税等特殊保障措施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冲击。印度希望能放宽动用这一机制的下限,遭到美国反对。世贸组织发达成员希望调高这一机制下限。出口农产品品种相对集中的一些发展中成员也不希望放宽特殊保障机制限制。
有参与谈判的代表认为,美国之所以一步不让,目的是为了在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问题上把谈判拖死,不让其进入下一个敏感问题、美国的软肋——棉花问题。
在棉花问题上,美国一方面始终不肯完全取消国内棉花补贴,另一方面却要求发展中成员削减棉花进口关税。
法新社援引一名亚洲代表的话说:“美国在棉花上让不起,它根本就不想谈这个问题。而且它知道,印度在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上不会让步,所以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也一步不让,这样如果谈判破裂,印度就成了替罪羊。”
评论:加拿大:对谈判破裂表示失望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弗蒂耶和农业部长里兹29日发表声明,对世贸组织关于农业问题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表示失望。
声明表示,加拿大派出多名官员积极参与了本轮谈判,希望能够达成旨在取消一些国家不公平农业补贴并推动世界自由贸易的新农业协定。然而由于有关国家间无法达成妥协,致使谈判破裂,这是十分不幸的。
声明表示,加拿大将继续致力于与新兴国家市场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以推动加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加拿大将时刻准备再次参与多哈回合谈判。
欧盟:希望未来多哈谈判有进展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9日晚发表声明,对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小型部长会议谈判失败表示失望。
他说,欧盟委员会曾试图达成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公平协议,如果达成协议将对世界贸易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巴罗佐说,多哈回合小型部长会议谈判失败并不意味著未来谈判不能取得进展。他将建议欧盟各成员国对这次谈判的结果进行评估,并为将来在适当时机与主要贸易夥伴重新接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