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中国各银行上报非境内居民人民币账户资讯,以监测进出中国异常资金流动。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正考虑通过对境内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账户进行更加严格的统计监测,来观察分析资本进出的异动情况,具体将涉及港澳人民币存款、人民币贷款提款账户、QFII人民币账户等八类账户。
外管局日前专门出台“报送非居民人民币账户数据”的有关规定,并对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北京、深圳等地辖内的银行进行意见徵集,目前一些银行已经接到通知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统计工作。
规定拟对境外个人和机构在境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和结算账户按月进行统计,并要求银行提供账户月末馀额和变动额两类数据。
报道援引广东省一家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这项统计主要是针对非居民的境内人民币存款。
所谓非居民,既包括境外个人也包括境外机构,其中前者指那些持护照或者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居民,后者则指那些在境外注册登记,在境内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机构。
上述人士并介绍,调查的统计科目包括本月馀额、较上月变动额以及较年初变动额三类,账户则涵盖储蓄存款账户和结算账户,具体又细分为港澳人民币存款账户、边贸人民币账户、人民币债券账户、贷款清收人民币账户、QFII人民币账户、人民币贷款提款账户、人民币还款账户,以及其他非居民人民币账户等八类。
业内人士分析,这项举措很容易使人跟当前的热钱形势联系起来。自年初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后,一季度升值的速度折合成年率是16%,再加上中美利差,现在即使热钱不做实质性投资,一年可以得到的无风险收益也是12%—14%左右,因此其有可能就趴在银行的账上。
一位银行人士称,在进行数据调查的同时,外管局还旨在对银行开展非居民存款业务的合规性进行把握,要求银行写明开展非居民业务(公、私)时具体参照和执行的标准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