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21日表示,中央企业初步估计因四川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300亿元。
他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并介绍,地震发生后,受灾最为严重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五家企业迅速组织自救,灾区周边中央企业及其他中央企业也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投入抗震救灾。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估计,地震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670亿元。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汶川县12日下午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截至24日12时,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252290人受伤,失踪26221人。为中国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另外,投资银行高盛21日发表研究报告,比较近期的四川大地震与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指有投资者担心四川灾后重建将加剧原材料和能源需求,但以川渝地区对全中国经济规模而言,料灾后重建对能源需求和价格的刺激有限。
高盛研究报告指,虽然四川地震的死亡人数远高于神户地震,但无论人口、经济增长(GDP)和工业产量,四川省的贡献占全国的比重,仅是神户所占比重的不足1/4。
四川省的人口、经济增长、和工业产量仅占全国的1%、0.8%和0.7%,仅农业产量占比重较高,达1.3%。
该行认为,神户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影响达2000亿美元,或2.5%的GDP。虽然经济影响严重,但日本经济在灾后经济迅速反弹,表现胜预期,按季的实质GDP由倒退1.5%反弹至增长1.2%,随后的季度增幅更加速至5.1%。
对于部分投资者担心四川的灾后重建需求,对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带来的骨牌效应显著。高盛认为,在持续上升的通账和环球商品价格下,灾后重建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将令中国的宏观决策复杂化。但以四川省经济规模,倘现存的宏观政策维持不变,其对全国综合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将有限。
至于面对地震破坏和出口商的强烈抗议下,中国宏调从宽可能令通账情况加剧,增加宏观经济的挑战。但高盛认为,此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大,但会密切注意政策的走向,以防通账进一步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