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发改委限价令难遏疯狂物价
日期: 07年08月2期

  狂飙式的涨价风潮终于让中国国家发改委坐不住了。

  近日,发改委的一则稳定物价的通知直指行业结盟式涨价浪潮。通知主要内容是:严控地方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和严禁价格联盟等形式串通联合提价等。

  这意味著政府将对可能引发通胀风险的涨价潮进行调控。

  成本悬疑

  行业涨价的风潮最早出现在去年,大豆、粮食、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多米诺骨牌又在各个行业蔓延,如近期方便面、奶业、豆制品等行业。

  发改委的限价措施无疑牵动著各行业敏感神经。

  81日,统一集团一位高层表示:近期以来,方便面的成本上涨了40%-50%,价格的上涨只是稍微弥补一下成本的上涨。现在方便面制造的利润空间是20%,但不包括营销费用、业务员费用、运输费用等,各种费用算下来几乎没有钱赚。对于发改委关于稳定物价的信息,这位高层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通知,并不知情。

  按其说法,方便面涨价的关键原因缘于马来西亚的棕榈树。

  方便面最主要原料之一棕榈油的价格上涨了1倍,从去年的3000元-4000/吨,上升到今年的8000/吨。中国的棕榈油几乎全部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进口,今年进口价格飙升。而棕榈油成本占到整个方便面的30%左右。

  而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胡远强表示,方便面原料成本确有上升,但有夸大上升幅度之嫌。他算了一笔账,在方便面的成本体系中,棕榈油占总成本的18%,今年年初棕榈油的价格已回落到7000多元/吨,价格上升17%,对总成本影响提升2%;面粉占总成本的30%,今年面粉的价格从每公斤2.04元上升到2.16元,对总成本影响提升2%;考虑其它因素,方便面总成本上升约10%,根本没有达到某些方便面企业宣称的几乎是亏本经营的程度。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表示,乳品行业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利润率在5%-6%。现有的近1500家乳制品企业中1/3是亏损的,1/3处于盈亏平衡点。而近日光明、三元在北京涨价,是指入户奶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涨。

  涨价的幕后推手

  在各行业集体涨价的背后,总有行业协会的身影。

  方便面集体涨价的背后是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奶制品企业的背后是奶业协会;豆制品企业涨价的背后是豆制品、食品协会。

  一位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内部人士爆料称,自去年年底开始,国内排名前几位的方便面寡头就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会议,商量涨价一事。在会议召开后的春节前后,一些方便面产品开始瘦身,面饼大幅缩小,净含量缩水量从6克到10克不等。

  上述知情者还透露,最近的例会在7月初举行,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

  对此,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表示,由原材料成本上扬而导致的产品涨价,并不存在哄抬价格和价格同盟的说法。面对发改委的政策,曾宣布涨价20%的上海豆制品协会也谨慎地表示:没有集体涨价的说法,只是个别企业涨价。

  而一位国内小型方便面企业负责人表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是随大流,不然成了大家眼中的异类,会受到协会成员的挤兑。

  而一位乳业资深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其实在今年6月份,在中国奶业协会南京年会之前,各企业对涨价一事已开始讨论,目前共同取消特价销售等行为只是涨价的第一步。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表示,目前很多行业协会的成员和会长包括各自行业内厂家的负责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行业协会屡次出现在众多企业集体涨价背后。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4789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