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中共北京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做报告时表示,今后5年,北京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0000美元。
在人均GDP蒸蒸日上的同时,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放下脚步,基础设施投资仍将保持高位。
有专家表示,居民收入的提高将继续促进消费的繁荣,这种内生性的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继续高歌猛进,将使后奥运衰退的论调不攻自破。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刘淇表示,5年来,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10美元,提前2年实现了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
他说,今后5年,是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
专家表示,人均GDP的升高,伴随而来的将是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据了解,2006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分别相当于2001年的1.7倍和l.6倍。
本次党代会召开前夕,胡鞍钢将一份北京未来5年的发展报告递交北京市委市政府。该报告称,目前北京已进入中等发达阶段。
胡鞍钢指出,去年北京市人均GDP为49505元,约合6210美元,已经超过中上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来计算,去年北京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为23555美元,远远高于新西兰。无论按哪一种算法,北京正在向高收入水平加速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