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铜版纸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中国专家分析,在美国政府开了铜版纸的先例后,美国的其他钢铁、纺织和制造商可能也会发出类似的保护主义呼声,对中国产品采取反补贴税行动。
与此同时,一旦美方认定中国某项产品存在贸易补贴,其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尤其是欧盟,可能也会以此向中国徵收反补贴税。
尽管短期来看,这一举措对双边贸易额带来的实际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其可能在美国其他行业乃至其他国家引发的示范效应,中方却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说,美方选择在当前出台类似的罕见强硬举措,与5月份的中美战略对话不无关联。实际上,在这之前,舒默等鹰派议员已宣布,要重新推动对华汇率议案。“布什政府可能是要让我们觉得,美方这次是很认真的,要中方作出实质让步。”
但王勇也指出,短期内或者仅从这次的个案来说,美方的决定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美方在裁定任何一项产品涉嫌贸易补贴前,都要经过逐案调查。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梁艳芬则表示,相比以往的反倾销举措,白宫此次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政府,因为补贴一般都被认为是政府行为。
报道说,专家指出,其他WTO的成员国可能也会追随美国的做法,向中国徵收反补贴税。就在美方宣布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后不久,部分媒体报道称,有欧盟官员透露,欧盟方面也在考虑重新修订对中国等国家的反倾销政策,并可能改变在补贴问题上对中国等“非市场经济体”较为宽松的立场。
梁艳芬表示,在美方趋于强硬的情况下,中方可能也会出台比较强硬的举措,比如减少进口美国的产品,转向从其他地区进口等等。而王勇则表示,中方也可以更多考虑利用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分化来减压。
报道指出,美国的零售商和通用汽车等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大型企业已经公开表示反对对华徵收反补贴税,因为这可能意味著很多中国产品将遭受二次徵税——一次反倾销税和一次反补贴税。这些公司认为,美国对非市场国家实施的反倾销税愈发严厉,已经抵销了中国企业任何可能“从补贴中获得的优势”。
另外,新华社报道,欧盟已成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27起反倾销调查,且有不断增加的势头,仅去年一年对华反倾销立案就达12起,同比增长50%。
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说,贸易救济工具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其中尤其以反倾销最为常用,对中国企业利益的影响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