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衡中国企业,抢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石油资源,日本政府决定加大对民间企业的补助。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和经济产业省初步商定,对参与东西伯利亚油田开发企业的补助,将从目前的50%提高到70%。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7月15日在八国集团首脑峰会期间举行了会谈,为促成俄罗斯尽快开工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第二期工程,小泉明确表示,日本保证对东西伯利亚石油勘探投资。日媒体吹嘘,这是“日俄石油合作的支柱”。
6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时也表示,希望尽快就远东输油管道二期工程与俄方达成协议。
俄罗斯的输油管道到底是通到日本还是中国,4年来一直闹得沸沸扬扬。日本担心输油管道最后夭折,因此访俄日本高官一有机会总不忘“提醒”俄方。今年4月,日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在与俄工业与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会谈时,再次提及此事,赫里斯坚科说,“肯定会建”,但开工日期要等到2008年以后。
对日本政府来说,没有吃到口的肉总是让人提心吊胆,他们一方面希望促成俄罗斯石油管道通向日本海沿岸;另一方面,也希望日本企业更多参与俄罗斯石油的勘探、开采领域。6月中旬,日本通过了《国家能源新战略》,提出应加速海外油田投资。到2030年,日本计划把本国公司在海外独立开采原油占进口原油的比例,从目前的15%提高到40%。
俄罗斯是东北亚地区唯一的能源出口大国。中国和日本都是能源进口大国,近年来,中日两国先后把油气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目光投向俄罗斯。日本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萨哈林大陆架油气开发中已捷足先登,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根据中俄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两国正在加强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目前,中国对俄罗斯油气领域投资已达100亿美元,其中60亿为2010年前4850万吨原油预付款。今年3月21日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宣布,年底前将分别在两国组建两个合营公司,中国境内的公司经营下游(炼制、销售)业务,俄罗斯境内的公司从事上游(勘探、开发)业务。
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让日本认识到石油安全的重要性。日本目前与中东国家订立了长期石油供给合同,并在世界各大产油区取得开采权,掌握了石油产业链的最上游。另外,近年来,日本在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在日本的石油依存度仅为47%。开源节流使得日本的石油供给得到了保障。
日本《确保石油储备法》规定,石油相关企业必须拥有70天的原油储备。而日本目前国家和民间石油储备总量够使用171天,即便出现“油荒”,日本的石油供给也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日本却还总感觉能源供应系统相对脆弱,希望获取东西伯利亚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以改变自身能源供给来源相对单一的局面。从中东进口石油的价格较高,而从东西伯利亚直接输油,价格会大大降低。从战略上而言,插手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开采,是可以将中国挤出管线竞争的“狠手”。日本认为,只要将这一战略资源拿到手,就可以稳坐东亚能源龙头老大的位子。
据分析,尽管日本政府增加了对企业补助的幅度,但日本企业想进军东西伯利亚依然困难重重。
首先,从政治环境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日俄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不畅,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僵化、蛮横的立场。
其次,俄罗斯是一个注重独立,坚持自我判断的国家。在石油管线的问题上,日本付出的金钱诱惑不可谓不大,外交攻势不可谓不强,但俄罗斯一直没有满足日本的要求,而是坚持在2008年后确定计划。
第三,从商业谈判角度而言,日本现在绝对有求于俄罗斯,两者处于相对不平等地位。
日本赴俄采油瞄准中国
日期:
06年08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9041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