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份的贸易顺差再创月度历史新高,这无疑会使政治家们和金融市场继续关注这一巨大的贸易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关注减少贸易顺差的可能选择。在进出口连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商务部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的出口额为813.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不过这一增长幅度较5月份25%的增幅略低。但进口增幅的下降幅度则更大,增幅从5月份的22%下降到6月份的19%,6月份的进口额为668.1亿美元。这使得中国6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145亿美元,轻松打破了5月份创下的130亿美元这一此前的单月贸易顺差最高纪录。
中国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为614.5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55%。由于中国下半年的出口额通常要高于上半年,经济学家们预计2006年的贸易顺差将在1300亿至1500亿美元之间,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018.8亿美元。这将意味著中国已经十分巨大的对美国和对欧盟贸易顺差将继续显著增长。
虽然出口增幅显示国外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继续有强劲的需求,但进口增幅的下降则显示,中国本地公司购买国外资本货物和原材料的速度正在下降。中国政府最近提高了利率并加强了对银行放贷行为的限制,以确保目前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导致生产过剩,不过这些举措对减少贸易顺差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效果。
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日前举行的一次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表示,外资外贸政策将会微调,但不会倒退以避免挫伤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
傅自应指出,外资外贸政策的制定必须围绕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他说:“以出口税率政策为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应叫停,现在的农产品的出口很困难,我认为可以提高,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中国外贸不平衡主要是增长方式的问题,中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张‘奖出限进’,对出口有一整套激励机制,对进口则采取限制措施,以至于使贸易顺差在近年来发展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政府已把实现外贸平衡的目标列入“十一五”规划,受全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相关学者和官员均表示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迅速抑制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通过“小步慢跑”的方式来稳步调整政策、刺激进口、优化出口结构被普遍视为比较可行的办法。
中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日期:
06年07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8782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