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油信息中心于5月23日发表了5月份的石油产品市场动向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5月10日正规石油的价格达到了1升136日元,比上月上升了5日元,这是日本时隔2个月出现的石油涨价。
1991年,由于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石油的价格曾经暴涨。此次是自从1991年2月份以来,日本石油时隔15年零3个月出现的最高价格。
除此之外,航空汽油的价格上升了5日元,达到了1升147日元;轻油的价格上升了5日元,达到了1升113日元。这是自从1986年4月份以来,日本石油信息中心开始对轻油和煤油进行调查以来达到的最高价格。
据悉,此次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是,由于受到原油价格高涨的影响,2006年5月1日以后,日本各石油公司对石油的批发价格上调了4日元。
对于今后日本石油制品的价格走向,日本石油信息中心表示“预计5月中旬以后,石油制品的店面价格将控制在小范围以内,不会再有大的升幅。”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2个月来第二次上调燃油价格,其中汽油价格上调10%,柴油价格上调11%。
调价5月24日生效,上调幅度远高于分析师的预期,但仍低于完全市场化情况下的价格涨幅。许多人士认为,完全放开油价对提高中国能源领域的效率十分必要。
柴油和汽油分别上调人民币500元/每吨,加上3月26日幅度较小的价格上调,中国燃油价格今年上涨了15%左右。
分析师认为,这2次油价上调措施既不足以鼓励节约,也不足以遏制石油需求,但可能有助于减轻中国炼油企业的亏损程度。由于必须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出售汽油,中国的炼油企业已经在持续上涨的原油价格打击下深受其累。
在经济快速增长、建筑活动升温以及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私家车购买量不断上升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直到1993年,中国还是石油净出口国,而今逾40%的需求都依赖进口。分析师预计,2006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较2005年增加6%,增速较去年快1倍左右。
3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1倍,而中国国内燃油价格仍被政府控制在较低水平,因为决策层担心燃油价格上升将引发通货膨胀及社会骚乱,尤其是普遍使用柴油驱动农用机械的农村地区。也正是因为这一担忧,农业、渔业和林业等行业所用燃油价格的涨幅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中国表示希望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观察家认为,价格限制措施反而会鼓励国人使用更多原油,如果允许油价升至符合国际市场水平的幅度,人们才会减少消费。
2003年以来,中国的燃油价格已经上涨了近65%。尽管多次承诺要放开价格,政府仍然很少调整限价措施。
国内外油价之差不断提高扩大,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大型石油企业的利润。中国最大的国有炼油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每炼制1桶原油,亏损就会加大一分。为此,去年年底,政府向其香港上市子公司中国石化提供了人民币12亿元补贴。
巨额亏损打击了炼油企业炼制更多原油的积极性,导致国内市场油品短缺。有些分析师说,这次调价并不能弥补它们的亏损,但能让亏损减少1美元/桶。
虽然分析人士人为,这次涨价不足以鼓励节能或是大大减少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但是会缓解国有控股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些炼油企业所承受的损失。
目前,汽油价格升至每升4.20元左右,各地区略有不同。加油站可根据政府制定的价格上下浮动8%。
中日油价皆上调 / 日本汽油价创15年最高
日期:
06年05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7854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