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伊利股份(SH600887)公布了其第一季度季报。在经历去年以董事长郑俊怀为首的多名高层被拘的震荡之后,新总裁接管伊利的第一份答卷备受关注。
季报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伊利股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34.41%;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6.76%;?衾??641万元,同比增长17.30%。在进账不断增加的同时,营业费用虽然同比增长了13.71%,但显然增速明显呈放缓趋势。
有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乳业增长逐渐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总体市场继续增长,乳品市场的蛋糕在不断放大,由此竞争势必加剧;第二,单一公司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于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蚕食可能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出现由几个龙头品牌控制市场的局面。
这三足鼎立是指乳业第一阵营上市的3家企业——2004年6月,蒙牛乳业HK2319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2003年营业额排在前两位的伊利股份SH600887和光明乳业SH600597则在上海挂牌。2004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可以对此进行说明:伊利股份以半年营业收入43.4亿元依然占据第一的位置,蒙牛则以34.73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光明乳业为32.5亿元排名第三。
伊利第一季报显示,伊利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不仅随着市场整体的增长而增长,且还在蚕食竞争对手的份额。据了解,伊利的液态奶部分占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高于乳业的平均同比65%,这为伊利蚕食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伊利长期悬而未决的大股东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金融办公室、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经与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金信信托将所持伊利全部股份转让给呼市投资公司。呼和浩特政府承诺,12个月内将不对该部分股权作任何转让。这为伊利称雄乳市排除了内忧。
伊利的最大对手蒙牛乳业不久前公布2004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超过72亿元,?衾??.194亿元,大大高于去年售股章程中定下的2004年度目标。而且蒙牛作为目前行业中惟一在海外市场上市的企业,它可以随时发新股以进行购并活动。可见,伊利实现称雄乳市的梦想颇有难度。
季报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伊利股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34.41%;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6.76%;?衾??641万元,同比增长17.30%。在进账不断增加的同时,营业费用虽然同比增长了13.71%,但显然增速明显呈放缓趋势。
有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乳业增长逐渐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总体市场继续增长,乳品市场的蛋糕在不断放大,由此竞争势必加剧;第二,单一公司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于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蚕食可能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出现由几个龙头品牌控制市场的局面。
这三足鼎立是指乳业第一阵营上市的3家企业——2004年6月,蒙牛乳业HK2319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2003年营业额排在前两位的伊利股份SH600887和光明乳业SH600597则在上海挂牌。2004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可以对此进行说明:伊利股份以半年营业收入43.4亿元依然占据第一的位置,蒙牛则以34.73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光明乳业为32.5亿元排名第三。
伊利第一季报显示,伊利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不仅随着市场整体的增长而增长,且还在蚕食竞争对手的份额。据了解,伊利的液态奶部分占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高于乳业的平均同比65%,这为伊利蚕食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伊利长期悬而未决的大股东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金融办公室、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经与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金信信托将所持伊利全部股份转让给呼市投资公司。呼和浩特政府承诺,12个月内将不对该部分股权作任何转让。这为伊利称雄乳市排除了内忧。
伊利的最大对手蒙牛乳业不久前公布2004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超过72亿元,?衾??.194亿元,大大高于去年售股章程中定下的2004年度目标。而且蒙牛作为目前行业中惟一在海外市场上市的企业,它可以随时发新股以进行购并活动。可见,伊利实现称雄乳市的梦想颇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