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温家宝说,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 皇粮国税”的历史。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提出今年的5项具体措施。
温家宝表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他指出实行人民币弹性机制必须考虑几个因素:一是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经济体系完善,金融体系健全;二是要有科学的方案,以保证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考虑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对周边国家负责,对世界负责。
2004年成就集中表现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
0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财政官员谈财经热点
在7日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马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刘明康主席和国土资源部的李元副部长,就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马凯主任指出,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受到伤害,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增长,去年GDP增长了9.5%,财政收入增长了21.4%,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了38.1%,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宏观调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10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列席会议的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国税总局局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就一些财经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当记者问起是否会增发国债注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股改时,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回答得很干脆,“没听说,也没有这种可能性”。至于国家是否会对工行、农行改革予以帮助,金人庆表示,争取在今年出台方案。
在回答“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今年是否会有大进展”的提问时,国税总局局长谢旭人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方案目前还正在研究,现在还没有时间表。他又强调说,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明确,统一是肯定的,但是要按照立法程序来操作,目前相关部门还在论证中。
解读稳健财政政策
2005年的“两会”,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热度。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加两会的经济界的代表和委员普遍认为,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九十四字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随着两会之后“ 国九条”的继续落实,和谐股市的建设,有望从现在开始。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把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宽严适度、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的。”
金人庆指出,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控制赤字。今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3000亿元,比去年减少198亿元;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比去年减少300亿元。同时,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今年预计为2%,比去年降低0.5个百分点。要调整国债投资的方向以及财政的支出结构,把更多的钱用到需要加强的农业、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推进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同时,要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和两个所得税合并的改革,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公平的投资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增收节支。要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要严格支出管理,保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金人庆介绍,从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内需不足,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7年来,共发行9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几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使投资平均每年直接拉动中国经济1.5至2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 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