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货币政策转变经济复苏 / 谁在企望日元升息
日期: 06年03月3期

■ 本报综合报道

  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结束持续了5年之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量的缓和),引入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改变货币市场操作目标。在饱受通缩折磨的日本,此举意味著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变,也是日本央行未来将利率正常化、逐步加息的前奏。这个消息无疑也让多数在日华人对日元有了一丝期待。日本经济的复苏,也必将对全球经济掀起新的波澜。

华人企望什么

  华人股票投资者王磊说:“原以为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后,投资股市的人会减少,会把钱存入银行,日本股市将会受到重挫,之前我已把手中的股票抛了。没想到9日当天日经涨了400多日元,又失算了。”投资外汇的郭小姐也有同感:以为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后日元要升息,日元走强。没想到日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将保留现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将利率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
  东京的乔先生刚贷款买房不久,他表示,房款的利息随著长期利息波动。从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利率上涨是迟早的事。“正在考虑是否能把购房贷款利率转为30年固定利率。”
  神奈川县的电机贸易商刘先生表示,如果今年日元真的加息,日元一定会升值,公司的出口受益也会受到影响。
  就职者廖先生说:“宽松货币政策是什么我并不了解,但我对日元升息表示欢迎。挣的是日元嘛!当然能升值、升息最好。”
  其实,多数在日华人和廖先生一样多是日元温和派人士。虽然日本央行的所为与多数在日华人的希望比起来可能还有一些距离,但退而求其次,央行此次政策调整为日元利率提升创造了条件。
  分析师也多认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决策的实际影响似乎比较温和,但央行此次引入了准通货膨胀目标的概念,表明央行还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极具适应性的货币政策。

政策的由来

  7年前,为刺激低迷的日本经济,日本央行将其短期利率目标直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并在过去7年中一直维持这一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银行为了防止出现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2000年8月,由于解除零利率政策失败,日本银行前总裁速水优面对日益高涨的诸多风险,自2001年3月开始重新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2001年3月以来,为防止物价的持续下降并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准备,日本银行一直将央行的经常账户作为主要的操作目标,向日本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现金,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非常充足的流动性。央行承诺将保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直至剔除新鲜食品的消费物价指数不再下降或年比上涨。
  2001年至2003年上半年,是日本不良债权问题相对比较严峻的时期,日本银行通过提高活期存款账户馀额的目标区间,向市场投放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此后,该政策几乎成了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政策决定会议的“保留项目”。
  福井俊彦2003年接任日本银行总裁后,为了彻底摆脱不良债权问题的长期困扰,继续沿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英国的一家权威杂志曾将福井俊彦视为世界上最为出色的中央银行总裁,但日本的舆论则认为,对福井俊彦的评价应该由能否成功地解除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定。
  在零利率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确实是个特例。日银要尽早解除量的缓和政策,是因为政策的效果不明确,而且由此产生副作用的“萌芽”正在逐渐膨胀。的确,金融界的人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景气跌入低谷,为企业处理过剩设备和债务争取到了时间。”但是,真的是否“量效果”发挥了作用,还不能在理论上得出结论。在日银内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没有发挥利率机能,“延长了低效企业的生命,使得资金不能进行最佳分配,导致市场规律的丧失”。不能否认,不动产市场的活跃及股票价格的提升,使得利率变动的风险更大,过剩资金无处可去,流入这些行业后,造成了新的“小泡沫”。

经济复苏的信号

  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转变货币政策是一个信号,显示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认为日本经济复苏的程度已经足以经受住最早在今年采取的加息行动的冲击。同时,此举也显示央行能够抵御政治压力,独立地做出货币政策决策。
  日本银行的政策转向不仅会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波澜。因为自日本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和零利率以来,日本投资者已经将资金投到全球其他地区的债券和货币市场上。今后一旦利率上升,日本的资金势必会出现回流,这样一来,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会出现浮动,日本乃至全球的股市会因此而受到波及。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49个月实现了温和增长,经济复苏连续性直逼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57个月的历史纪录。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日本GDP增长高达2.8%,在G7所有国家中表现仅次于美国,而2005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增长更是急升至4.2%,甚至让同期的美国也是相形失色。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的周期变化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日本季风”的吹拂下,世界经济航船正在朝著新的方向前进,航道之上暗礁四伏,任何的轻视、松懈和大意都可能遭受不必要的重大损失。对于同处亚洲的中国而言,近邻日本的经济复苏值得关注,毕竟从国际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转变之中将受到众多不确定性的潜在影响。

中国贸易环境可能恶化

  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日本经济复苏将造成国际贸易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可能因此遭遇贸易环境恶化的尴尬。在全球经济增长日趋稳健的背景之下,如果将需求总量看作一个整体的蛋糕,那么日本经济复苏引致的需求抢占效应势必会带来新的蛋糕分配问题。“日本制造”在经济复苏大潮下将对国际市场形成巨大冲击,欧美国家不得不面对内部需求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局面。以汽车行业为例,通用、福特2006年1月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2.5%和4%,同期本田、丰田和尼桑的业绩却增长了8.7%、2.7%和2.2%,此消彼长之间通用和福特在3月1日做出了减少产量的无奈选择。在新一轮的“日本攻势”之下,欧美国家内部保守行业势必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而这种压力的疏散很可能通过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壁垒增强得以实现。而近来广受争议的中国贸易产品将在发达国家市场争夺战中无辜地被推上贸易博弈的风头浪尖。此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此番经济复苏之中最大的一个疑点正在于进口需求的疲软无力和变化无常,在连续数月顺差之后,日本竟然在1月出现了反常逆差,随后在2月又立刻发生反转。相比出口,日本进口虚弱而又敏感,这对于总量较大的中日贸易而言又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来源。无论如何,浴 ≮日本的经济崛起之中,国际贸易环境将发生众多变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可能因此受到不容小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中国政策选择遭遇困境

  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日本经济复苏,将引致国际货币环境的时代交替,中国经济可能因此面临较大的政策困境。经济复苏之下的内需增长稳定、工业投资激增让日本政界和经济界达成了一致共识:走出零息时代的时机业已成熟。在3月前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财政金融大臣与谢野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财务大臣谷垣祯一纷纷传递了支援加息的资讯。有分析指出,在4月10□11日、4月28日和5月18□19日的某一个利率会议上,日本央行有可能做出首次加息决策。在与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中央银行的遥相呼应之中,日本话别“零利率”的十年之痒将最终确定新一轮全球货币紧缩的主旋律。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一个守望复苏的“负利率时代”之后,将迎来一个稳健前行的“中利率时代”。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在这股即将确定的全球性货币紧缩大潮中将深受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全球性货币紧缩背后潜藏的通胀压力也给中国货币当局敲响了警钟,虽然中国目前的物价状况较为稳定,但长期保持低利率势必会给通胀滋生培育温床。在汇率政策方面,世界利率水平的全面提高势必会造成国际资本流动的剧烈变化,这种不确定性较强的国际货币环境将会给中国汇率改革的有序进行造成冲击,而且,利差的扩大有可能带来中国境内的资本外流,在2005年FDI增长出现下降的背景下,这种资本外流不仅会让中国经济增长遭遇“贫血”尴尬,更会让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面临挑战

  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标志著日本经济复苏,也将增强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人民币在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新年以来,亚洲货币单位(ACU)即将推出的消息不胫而走,亚洲货币一体化很可能在3月或稍后迈出标志性的重要一步。虽然较长时间内亚元的诞生还是如水中望月般遥不可及,但亚洲两大经济体日本和中国对亚洲货币一体化主导权的潜在争夺已经拉开序幕。毫无疑问,博弈之中的主动性提升对中国而言是不无裨益的,既能加强人民币在亚洲货币中的话语权,也能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且有助于中国同区域内各国经贸关系的加强。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实际上拥有争夺主导权的能力,1997年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让中国赢得了尊重,而且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很具有说服力,中国的贸易结构相比之日本也与其他亚洲国家拟和度更高。但必须承认的是,货币一体化过程主导权的决定最主要的还是看各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中国汇改的稳健进行虽然给人民币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声望,但相比更为成熟的国际主流货币日元,人民币的货币地位还并不高。而日本经济复苏必将带来日元的长期坚挺,这无疑给日元在博弈中赢得了更多的制胜砝码。因此,从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复苏将对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带来很大影响,人民币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和挑战。
  无论如何,日本经济悄然复苏之际,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巨大转变,身处全球化浪潮之中的中国经济势必受到较大影响,对此保有未雨绸缪的审慎姿态才是防微杜渐的理性选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2/1666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