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禽流感”的危害和防治
日期: 09年02月2期

沙医生:

您好!最近中国国内发现了禽流感患者,网上相关的新闻非常多。禽流感属于新型疾病,许多人都对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多,所以写信想请沙医生在百忙之中介绍一下,谢谢您!

东京 花枝

读者:

您好!禽流感,即是鸟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一般只感染鸟类,感染猪等情况很少见。但在罕见的情况下也会跨越物种感染人类。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本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发生,但在2003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尤其是一些较贫穷的国家(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直到2005年中,不但疫情未有得到控制,而且还不断扩散,现时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发现。

一、病原的分类

目前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类有若干亚型,血凝素(H)有15个亚型,神经氨酸(N)有9个亚型。所有的这些亚型都可以感染鸟类。造成1983年、1984年在美国东部大流行的是H5N2。目前东南亚地区出现的人类感染是H5N1型。1997年发现的H5N1型毒株被认定是当时流行性感冒的病源。1999年,香港出现过H9N2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3年,荷兰出现过H7N7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61月,美国也出现H3N2的感染的疫情。

二、对人类的影响

禽流感传染给人后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的症状很相似,有发烧、咳嗽、咽喉疼、肌肉酸痛、结膜炎等,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偶有腹泻发生。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肺炎,甚者会危及生命。200412月的禽流感流行虽遍及多国,然而人类感染的病例只在越南与泰国有报告,共有32人经实验室证实,22人死亡,死亡率高达70%。病例虽然极少,但禽流感是否是人畜共患之病一直受到关注。目前发现的H5N1流感病毒并未和人类流感病毒发生过重组,且没有人传人的足够证据,造成大规模死亡的机会不大。 控制传染病必须要从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入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三、治疗

据文献中记载,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疫情蔓延。

(一)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症。

(二)抗流感病毒治疗:

1、神经氨酸抑制剂:奥司他韦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试验研究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成人剂量每日150mg,儿童剂量每日3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防止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金刚烷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出现的不良反应。肾功能受损者应酌减剂量。有癫痫病史者忌用。

(三)中医药治疗:现介绍一些中医专家的经验方

退热类□□适用于发热期,如瓜霜退热灵胶囊、紫雪、新雪颗粒等。清热解毒类□□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银黄颗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胶囊(口服液)、蛇胆川贝口服液等。注射剂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丸剂可选藿香正气丸(胶囊)、葛根芩连丸、羚羊清肺丸等。

辨证论治

(1)症状:初起发热,恶风或有恶寒,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口乾,舌苔白或黄,脉浮数。

参考方及剂量:桑叶30g(先煎)、荆芥15g、菊花15g、杏仁10g、连翘15g、石膏30g(炒)、知母15g、大青叶10g、薄荷6g(后下)。

(2)症状:发热,恶风或有恶寒,恶心,或有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便;舌苔白腻或黄,脉滑数。

参考方及剂量:葛根15g、黄芩15g、黄连10g、木香6g、砂仁3g(后下)、制半夏9g、藿香10g、柴胡15g、苍术10g、茯苓10g、马齿苋30g。

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口乾甚者,可加党参、沙参;若咳痰不利,加天竺黄;若出现喘憋、气促、神昏谵语、汗出肢冷、口唇紫绀、舌暗红少津、脉细微欲绝,去制半夏,加用人参、炮附子、麦冬、五味子;亦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加减治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9699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