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和德国的3名科学家因发现导致艾滋病与宫颈癌的病毒分享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3人分别为发现导致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德国人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以及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法国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6日于欧洲中部时间上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公布了评选结果。
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因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HIV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艾滋病病毒。两人将各自得到生理学或医学奖四分之一的奖金,即每人250万瑞典克朗(约合35万美元)。
评审委员会在一份公报中说,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研究成果让研究人员能观察艾滋病病毒如何复制,以及如何与受感染者的体细胞相互作用。这又进一步让研究人员开发出验血等确诊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办法,延缓了这种病毒的传播。此外,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帮助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
公报说,巴尔-西诺西与蒙塔尼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从生物学上理解艾滋病与利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对抗它的先决条件”。
按照惯例,一项诺贝尔奖最多只能3人共享。
为开发宫颈癌疫苗打基础
另一位获奖者楚尔·豪森的成就是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的罪魁祸首。豪森将得到这一奖项另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豪森于1976年提出猜测,HPV可能导致宫颈癌。他此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癌症,宫颈癌疫苗是人类开发出的第一种癌症疫苗。
委员会公报说,楚尔·豪森摈弃了当时的教条,作出的发现让人类了解HPV如何致癌,还促进了针对HPV感染的疫苗开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