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走天路——暑假西藏之行
日期: 07年09月2期

,牛皮吹大了。

通往西藏的路谓之天路。2006年7月1日开通的青藏线铁路创造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为漫游这方最后的秘境提供了可能。

自己对西藏的了解始于马健的小说《伸出你的舌头或空荡荡》。后来才知道这位当年在全国引起了一场民族纠纷的风云人物还是自己先生年少轻狂时的狐朋狗友。留学日本期间读了达赖的《MY PEOPLE,MY LAND》之后,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西藏。从此,就多了一个心愿:撩开一切的政治色彩亲身体验一下西藏的纯粹。

提前准备防高原病

经过一番精心的计划,上个月凑足了10天假赶回国。将女儿托付给在北京开会的弟弟就独自一人踏上了西去的火车、去了却自己的那桩坐在大昭寺门前晒著太阳看叩拜的心愿。

当医生的母亲特地为自己准备了强的松激素和利尿剂,说是进入高原前小剂量地服用可以让机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减少心脏负担,缓解高原反应。开始还在嘲笑母亲小题大做,可火车尚未启动,年轻力壮的乘务员就捧来一张免责声明书让签字。读著那自己的生命自己管的字样,禁不住地毛骨悚然,这天路还没有走出一步,紧张气氛就来了。赶快掏出母亲准备的药老老实实地服用起来。不知是得益于母亲的关怀还是47小时的火车行程让机体逐渐得以适应,总之到拉萨后还真没有感到什么特别的不适。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西藏逗留,晚上到达拉萨后就立刻开始行动。好在高原的夜幕降临得特别晚。

傍晚7时以后的大昭寺,游客散尽,举目望去尽是藏胞信徒和喇嘛,香火与诵经声交织,这一刻是体味这片信仰大地的绝好时机。跟著在拉萨街上问路结识的藏胞姑娘拥忠卓玛和她的两位朋友一起来到大昭寺的后院,在那里有位喇嘛专门负责用藏文在一本大本子上登记求佛者的姓名和住址。当我们四人进入主殿堂的内圈时,宗教法事正在肃然地进行之中。按照拥忠卓玛的吩咐,先用108元钱换了108张1元一张的纸币,对著释迦牟尼塑像磕三个大头,在每位诵经的喇嘛面前摆上一张纸币,然后坐在喇嘛后面跟著合掌诵经。这一切自己都是照著拥忠卓玛的做派依样画葫芦。不过,看著那108张佛主所赋予的微笑,真的内心有种从未体验过的安堵感。次日将昨天的经历告诉自治区人大接待处的次特杰时,这位寡言的姑娘顿时双眼放光:这是连我们藏民都少有的呀,有108位大昭寺喇嘛为你求佛诵经,多幸运!

在大昭寺法王松赞干布殿塑像前拥忠卓玛告诉我说:这是掌管万物的神,赶快许个愿吧,很灵的。许什么呢?愿股票增值?愿房产涨价?愿自己美貌常驻?愿丈夫事业发达?愿女儿成绩再好?愿父母长命无疆?一时间脑子混乱起来。思量片刻,最后虔心虔诚地双手合十,求佛主保佑我阖家身体健康。

信仰使他们纯净

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公路上,在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上和八角街,到处可见五体投地的长拜者。这可是自己最渴望目睹的风景。男人,女人,老者,小孩,个个儿磕得浑身灰尘,额前一团黑。在八角街正当我在为这种宗教礼仪的神秘而感叹时,眼见一位信徒一边五体投地磕拜著,一边高声地与过路熟人打著招呼聊著天。原来,这种礼仪于藏胞信徒而言,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贴近。

据次特杰介绍,长拜多数是集体行为,作为大家的代表,带著各家捐赠的酥油青稞,背著各户的托付愿望上路。负责长拜的人每走三步一个五体投地地前进,负责给养的人推著载著生活用品的小木车或前或后地跟随著。这样的前进一天只能行走几里路。在大昭寺广场上有幸得与一位长拜者男子交谈,这位藏胞用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他们一行5人,来自甘肃,用了1年零2个月的时间走到拉萨。话语间,那满脸的幸福深深地震撼了我:同在一片蓝天下,一边是遍地的灵魂作价,一边是固守著精神家园的那方净土。从甘肃到拉萨,乘飞机2个小时,乘火车1天时间,他们却宁可选择一年零两个月。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仰力量?再想想当今社会上那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不就是因为没有信仰的缘故吗?人还是得讲点精神,没了信仰行为起来也就肆无忌惮了。

每个民族都有灿烂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地球上除了自己的民族外还有其他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化。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他人。记得在东京参观过一个西藏文物展,展品中供神用物远远多于生产用具。西藏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财富,只是这个信仰笃深的民族心甘情愿地将技术和财富都奉献给佛主。你能嘲笑他们愚昧?你能蔑视他们贫穷?我敢说在精神上他们才富有,是贵族!真想让那些拿他山文化习俗当西洋镜做秀的人收回他的舌头闭上他的嘴!

在八角街的地摊儿上碰见一位今年刚高考的四川小男孩。他得意地说高考得了550分,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四年不用交学费。毕业后按规定到西藏来服务十年,所以特地提前来拉萨体验生活,还说等服务完十年就不在这里呆了。想起在拉萨做职业军人的同学的弟弟胡先生说西藏的条件日趋改善,社会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于内地2.5倍。说不定这位小夥子在西藏呆上十年后就不再思蜀了。

到拉萨的第四天也是旅程的最后一天,有幸走进布达拉宫。7月的布达拉宫可不是想进就能进得去的。每天游客人数限制在2500人内,零售票只有500张。散客首先需要提前一天带著身份证到售票处去排队领取门票定购单,第二天凭单购票。自己是开后门开到自治区人大宋秘书长处弄到的门票,免去了排队之累。不过,这种排队等待的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经历,一种享受。

布达拉宫的建筑年久月深,走起路来地板都嘎嘎作响,承受不了太多游客的造访。据说两年后当山下的展览馆建成后,布达拉宫也就不再对外开放了。

天路不可不走,不可晚走。

(东京都)燕 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9/509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