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正确对待孩子“逆反期”
日期: 08年04月1期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15、6岁,总爱和自己作对,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著也不跟父母说。有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则是消极对抗。心理学家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逆反期及其危害

 

  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著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青少年会靠和父母对著干来体现自我。其实他们逆反的对象并不只是父母,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青少年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即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来体现自我价值。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让人另眼相看。

  但是,如果逆反期的心理、行为没有加以正确引导,将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权威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越是要求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越发训斥,就会使他更加反感,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多进行情感交流

 

  那么,怎样对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呢?首先,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有与父母沟通的强烈愿望,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

  1、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父母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

  2、当子女向父母谈他(她)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

  3、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4、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简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

  5、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会使子女尊重自己。

  6、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家长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

  7、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其责任感。

  总之,父母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应该采取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用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尊敬。其实,作为子女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为方式可以直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逆反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8/6932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