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全球首个海上航行高等教育项目“海上跨文化学院”、巴哈马籍豪华邮轮“大洋二号”(Oceanic II)在结束访沪之旅后,继续其航程前往泰国。这也是该轮自去年12月后第二次光临上海。
邮轮上的跨国学习
2008年1月2日,第二期“海上跨文化学院”(The Scholar Ship,简称TSS)从香港启程。但原定1月10日抵沪的“大洋二号”由于持续大雾直至12日凌晨6点才靠泊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大洋二号”长201米,宽27米,吃水8.6米,总吨位28891吨,净吨位11005吨。该轮也被称为“学府之船”,系由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旗下的五星级豪华邮轮改造而成的海上教学船,邮轮上设置功能齐全的图书馆、自习室、教室、讨论室、健身活动室,以及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厅,各项生活及配套设施齐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学校。
船方在邮轮上创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跨国学习社区”,帮助学生塑造全球化的理念、态度及价值观,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领导技能。学生在攻读跨文化学术课程的同时,随船进行环球航行,航行时间为每年的1月和9月,学费19500美元(其中10000美元是食宿费用,9950美元是学费)。一般在航行期间进行教学活动,邮轮靠岸后则安排学生上岸观光并进行一些文化交流活动。
但是,尽管邮轮上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但要在为期16周的船上“游历”过程中完成4门课、20学分的学习,接受全英语教学,对所有学生的压力都很大。
大学校长“下海”办学
在环球旅行中完成一学期课程?看似天方夜谭,但在美国教育活动家约瑟夫.大卫.奥兰德博士的努力下成为现实——他发起的“海上跨文化学院”项目经过4年筹备,于2007年9月启程开课。
奥兰德博士拥有教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北美、南美、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希腊等地担任访问学者或顾问,精通汉语、日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深谙“地球村”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早在2003年就打算创立一项处于封闭环境中的跨文化交流项目。他希望该项目“不在任何国家进行,又在任何国家进行”,学习所在地不拘泥于某个国家,不会受到所在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各种文化。他起初想在一架波音747上开展短期课程,后来把目光转向适合长途旅行的远洋客轮。
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恰好有一些服役10年以上的豪华邮轮,考虑到春秋季节正值邮轮淡季,愿意提供邮轮办“海上跨文化学院”的“校园”。每年1月和9月开课,春秋季航线有所不同。
通过奥兰德博士在教育界的口碑和人脉,摩洛哥的阿卡韦恩大学、中国复旦大学、澳大利亚的麦考里大学、墨西哥的蒙特雷伊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纳的加纳大学以及英国的卡迪夫大学成为TSS的学院学术理事会成员。其中,麦考里大学将授予TSS学生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