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让孩子学会尊重他的父母是很必要的——这绝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心,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他对所有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幼年时对父母权威的看法,会演变为成年后他对长辈、老师、领导以及其他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们的看法的基础。
要让孩子懂得尊敬父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到10岁时能够接受你的价值观,那么就必须在他更小的时候赢得他的尊敬。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以前成功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当著他们的面嘲笑和坚决反对他们的权威,那么他就会形成对他们的天然蔑视。
“爸爸和妈妈真是又老又笨!我可以随意摆布他们。当然,我知道他们很爱我,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很怕我。”一个孩子可能不会说出这些话,至少不会当著父母的面表达这些意思。但每次当他以机智胜过长辈,并在公然的反抗和争吵中获胜时,他都会想到这些。以后,他可能会以更加明确的行为表达他的无礼。并且,如果他认为父母不值得他尊敬的话,他就可能进而反对他们的原则和信仰中的任何东西。
在冲突中,严厉回击孩子的故意挑衅是父母维护自己权威的一个方面。严格意义上来说,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通过父母在对抗时的胜利树立起来的,相反,父母的权威是在平时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一点一滴地树立起来的。在平时与孩子的互动中,父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原则,如果孩子违背某些原则,一定要和他们沟通,为什么这些原则不可违背。父母要有耐心,出了问题要和他们讨论,让孩子学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他们也许有他们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但从其他的角度看,他们的理由或后果却是有害的。通过反覆的讨论,不仅有助于父母的权威地位的树立,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只是父母的“应声虫”。
有权威的父母,孩子对他们既尊重又亲近,他们对父母的建议不会抱有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的父母,通常不会受到孩子的故意挑衅。但是,比如说,如果孩子实在挑食,而父母又不采取迂回战术,一场冲突恐怕也在所难免。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仅仅在冲突中取胜,更应该事先预见到冲突,避免冲突。
谨记,不要担心严厉回击会伤害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父母在受到挑衅后取得胜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
如果惩罚是孩子“自找的”,并且,他完全明白他是“罪有应得”的话,孩子在最初的泪水消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莎莉曾经遇到女儿丹尼尔的一次公然反抗。那时丹尼尔还是一个仅满15个月的“跟屁虫”。莎莉想把壁炉点燃,她必须到车库后面去找一些柴火。天正在下雨,所以她告诉光著脚的丹尼尔在门口等著。丹尼尔很早就学会了说话,她能听懂这个命令的意思。但是,她突然跳起来要穿过湿湿的院子。莎莉抓住了她,把她拉回来,严厉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命令。但是莎莉一转身,丹尼尔又立即跳了出去。这是一种明显的反抗行为。于是,在事情第3次重复的时候,莎莉用一根小棍子敲了丹尼尔的小腿。
在丹尼尔的泪水乾了之后,她走到火炉旁的莎莉身边,伸出胳膊说:“我爱妈妈。”莎莉温柔地用胳膊拥抱住她,在这个充满爱的时刻,莎莉轻柔地告诉了丹尼尔服从妈妈的重要性。
父母应该把“严厉回击”和“粗暴对待”区分开来。严厉回击并不是要父母粗暴地对待孩子。严厉回击是指父母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比如莎莉,她如果不坚决回击丹尼尔的挑衅,在15个月大的孩子眼里,她以后不管说什么,孩子多半会不听,因为她记住了可以和母亲讨价还价;而且,莎莉在回击之后如果不表明她对孩子的爱,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很无情。幼年的隔阂极有可能影响一生的亲子关系。在这个事件中,莎莉做得非常出色!她让孩子明白,父母拒绝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惩罚之后,父母的温暖抚慰对于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