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珍爱的孩子” ——访东京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日期: 09年07月2期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当年,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上过日语学校,对它已经有了固定的概念。因此,在采访东京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今非昔比,无论是留学生的年龄、境况,还是日语学校的教学热情和质量。

寄给父母的学院报

这所学校有约170名学生。他们多是刚从高中或大学毕业,因此年龄都很小,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放他们出国留学,父母们当然是有许多不放心。因此,这所学校每两个月发行一次学院报,将学生们在日本的学习和生活报告给父母。记者看了几份学院报,上面有同学们的合影,也有上课、演讲等风景。可以想像,当担忧和挂念儿女的父母,收到这样一份学院报,并在上面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在上课、在吃饭、在参加学校活动,这会让父母多么的欣喜。

除了学院报,该校还制作了毕业生纪念册,将每个学生入学时和毕业时的照片都贴在一起,让他们自己比较成长,无论是容貌装扮还是自己的心理成长。

这里是学习的地方

据理事长内海女士告诉记者,该校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学生下来这样不名誉的事情。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内海女士说是如今入学的学生们的素质很高,他们都是为了升学而来,而不是为了打工赚钱。当然,这样年轻的孩子,在异国难免会有些心理不适应,所以这里老师查学生的出席查得很严,包括每月都由事务管理人员详细询问学生的居所、打工情况。内海女士说,也有孩子不肯上学,关在宿舍里上网玩,这种情况下,她都会亲自与这个学生面谈,了解他的心理和想法,通过沟通尽量改善。如果确实有不愿意读书的孩子,那么内海女士就与国内的父母通过国际电话沟通:实在不愿读,逼也没用,不如让他回到父母身边。遇到不读书的学生,通过循循善诱予以改善,实在不行,将他平安送回父母身边,也比在异国学坏了好。这也是该校能做到没有学生下来的理由。

除了校舍,该校还为学生准备了宿舍,地点就在浅草,学生们可以穿过浅草那富有悠远日本风味的小街。宿舍并为每个入住学生配备了自行车,他们可以骑车上学。

从学习方面来说,该校每半年实施一次学生给老师的不记名打分,也就是说,要求每个老师都讲课生动有趣,让学生乐意学习。这种对老师的压力,也是保证师质的理由。

尽心带好每个学生

在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出这所学校在教育和生活上所费的细致心思。无论从学校环境、卫生、师质,都能感到这是一所踏踏实实的学校。理事长内海女士说,她的梦想就是以后中国有个领导人是从自己的学校毕业的。

在理事长的办公室里,有著一台可以看到各个教室的电脑,通过网络,内海女士守护著每一个学生。在采访过程中,能感到内海女士是从心底想将学校办好、将学生教好,送他们一批一批升学。她所实施的一些教育方式,也十分有趣而实用。比如,她要求每个新生都要用日语一分钟讲演,随著日语能力的提高,延长到3分钟、5分钟。这种演讲,是为了培育学生的自信、表达能力,对于今后走入社会都是很有用的。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内海女士对教育本就十分热心。她对记者说,自己是个母亲,所以也能理解其他父母的心情,送到这里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珍爱他们的父母,所以,她知道一定要教育、守护好每一个学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8/1087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