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导报编辑部
发挥专长参与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的命运,救灾抗灾的开展,时刻牵动著海外学子的心。全日本学友会除了组织捐款支援国内救灾活动外,还组织了100多名志愿者,包括东京大学博士生卡比力江.吾买尔江带领数十名留学生与新桥会等共同组织华人专家学者收集整理、翻译日本抗震救灾重建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有关部门转给灾区用于参考。大阪大学学友会也在关西地区组织医疗专业相关人员与兵库县立大学合作翻译灾后重建医疗护理资料,并紧急送往国内灾区。
维吾尔族留学生卡比力江.吾买尔江回忆自己参与灾区重建工作的体会和感受时说,从地震当天接到李光哲会长的救灾动员电话,到接受委托组织100多人的留学生翻译队伍,翻译了100多份日本的次生灾害观测技术、预防对策、救灾措施等相关资料,并及时提供给国内有关部门参考和使用;从参与东京大学学友会开展的募捐工作,到后来几次亲身到四川灾区实地考察进行专题调研,并参与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设计等支援工作,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深深感受到了海外学人热爱祖国的精神。
四川地震当天,恰逢全日本学友会副会长、东京大学博士生胡昂正在成都,他随即前往都江堰市受灾现场参加救灾活动,利用其建筑学科专长,协助救援部队实施营救,并连续三天两夜奋战在救援现场,共参与救出了4名废墟下的生还者。李光哲会长多次联系并鼓励他作为专业志愿者参加灾区受灾建筑评估工作,胡昂两次更改返回日本的机票,在灾区参与抢险救灾长达一个多月。
进入6月份,时任副会长胡昂和国内联络部长卡比力江.吾买尔江2次带领日本专家前往重灾区考察,协助当地进行重建规划工作,并和日本专家组历时一个月共同完成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的设计。
此外,留日学人非常关注灾后民房的科学重建。整个9月,身兼四川大学副教授的胡昂携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同仁,无偿参与北川县香泉乡光明村灾后民居重建示范工程,现场勘查调研、主持设计新型木结构民居建筑方案,并指导村民开展互助式农房重建。在今年1月重返民居重建现场时,看到崭新的木结构民居都已上梁,胡昂说他著实感到高兴。村民们送上了锦旗,上书“爱心奉献、高贵温暖、志愿精神、绵长悠远”,让所有志愿者感到无比激动。
心系教育援建灾区学校
身在异国校园的中国留学生们最关注的,还是灾区孩子们的教育。留日学人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参与援建了两所灾区学校,在汶川县雁门小学的重建中投入了第一批7000多万日元捐款。此后,全日本学友会又募集2400万日元,定向援建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
为借鉴日本防震小学先进经验、保证建筑设计品质,全日本学友会还特别邀请日本第一所抗震小学的建筑师藤井明教授主持设计香泉乡中心小学的新校舍。2008年10月6日,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内,以藤井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正式启动“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重建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则作为协助设计机构全程参与,东京大学都市规划专业小出治教授也无偿提供防灾规划谘询。
11月25日,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中心小学的灾后废墟上,凝聚著广大留日学子牵挂和心血的新校舍正式开工建设。新校舍为三层全框架墙结构,达到八度抗震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启用。
李光哲前会长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及各领事馆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广大留日学人一直都在努力为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不懈地努力,党和祖国人民的肯定更加鼓舞和坚定了留日学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信心。募集捐款、提供日本抗灾救灾经验资料、援建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和汶川县雁门小学等工作仅仅是留日学人们支援灾区重建的一个阶段性工作,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对灾区受灾的学生、学校以及灾区重建工作进行长期、具体的定向援助。按我们原来的规划,在3-5年内将对中日友好学校“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持续提供相关的教学设备、助学资金等各方面的援助;在每年适当时候组织“支援四川建设留日博士服务团”入川支援重建工作,重点发挥在日留学人员的科技力量为四川重建提供人才、项目等各方面的支持;有针对性地为四川重建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日本先进的环境能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技术谘询,切实帮助四川经济恢复发展。
2009年5月12日,留日学人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召开了“纪念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座谈会,总结并探讨了今后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建设的计划。来自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筑波大学、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庆应大学等近20所大学的留学生、学者代表以及使馆教育处有关人员等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孙建明公使衔参赞在座谈会上指出,在震后一周年的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在灾区重建中,我们能做什么,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年来,我们在日留学人员心系灾区,四处奔走、筹集捐款,和日本各界加强联系,真正体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赤子情怀。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在震后的第二天,第一个把100万日元捐款送到驻日大使崔天凯手中,此后200万日元、800万日元、1000万日元、2000万日元……这是我们广大留日学人对灾区孩子们的关爱、对灾区的支援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他并鼓励在日留学人员将五四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发扬到支援四川灾区重建中去,勤奋学习,加强实践,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报效祖国,献给祖国母亲60周年的生日。
全日本学友会新任会长胡昂表示,大地震发生后,我刚好在成都,就连夜赶往都江堰加入到救援队伍的行列中,并在三天两夜的奋战中亲手救出废墟下的4名幸存者。此后,我和李光哲老会长多次通电话汇报灾区情况,商量参与救灾的具体方案和行动。他表示,身为四川人,又在灾区亲历了救灾的日日夜夜,为灾区做实事一年来始终是我们数不清的留日学子共同的心声。他并代表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向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在日华人呼吁:继续关注四川灾区,和日本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支援四川的重建,关注灾区今后的发展。按全日本学友会支援四川灾区重建支援规划,今年将在适当时候邀请香泉乡中心小学的设计者藤井明教授、部分曾在四川进行救灾的志愿者和支援四川救灾抗灾的日本友人代表和中国留学生代表组成“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代表团暨支援四川重建服务团”赴成都和北川进行交流,并和当地青年种植“中日青年友谊林”,共同见证中日民间友好、患难相助的深情厚谊;另外,今后除了对中日友好学校“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对口持续援建,还将重点发挥在日留学人员的科技力量为四川重建提供人才、项目等各方面的具体支援工作。
全日本中国学友会是在日最大的中国人团体组织,会员以在日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以及毕业后在日就业的老留学生为主。此前,该会也曾多次组织会员参与捐资建学、捐资助学的活动,共帮助近千名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000年该会还捐款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21世纪留日学子林工程,植树造林近2000亩。
图1:藤井明教授和胡昂博士等设计的香泉乡中心小学校CG图
图2:藤井明教授(中)和胡昂博士(右二)等项目组成员在讨论设计方案
图3:胡昂接受村民赠送的锦旗(左下图为木结构农房设计方案)
图4:小出治教授(右二)和胡昂博士(左二)、卡比力江.吾买尔江博士(右一)在四川进行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