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在第539期的《苗苗园地》上,刊登了一篇童话《卖草莓的小女孩》,童话以丰富的想象、纯美的笔调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女孩乐于助人的动人故事,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赞叹,然而并不为读者所知的却是这则童话的创作者——官文晶,却是一个因疾病损害了视力的华人少女。虽然眼睛看不清了,但小文晶却并没有向残酷的命运低头,她边治病,边靠着耳听,靠着聪慧的感觉,继续在关西一所普通小学里上学。她孝敬母亲,关爱同伴,认真学习,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并且她在听故事听童话的同时,也利用自己的智慧,用纯真善良的心愿去创作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她顽强学习的毅力,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一个比任何童话还要动人、还要美丽的感人故事。
小文晶,出生于1991年,从咿呀学语到小学三年级,聪明活泼的她常常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称赞。小文晶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愉快。
然而三年级以后,小文晶9岁的时候,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字也写得越来越差,为此她开始遭受爸爸的打骂。2000年下半年,妈妈发现她的视力有问题,经检查,小文晶患了脑白病变,造成视野缺陷,这期间小文晶的视力从1.5急剧降到0.07,从此世界在她的眼中只是一片蒙蒙的光。面对这个晴天霹雳,文晶的妈妈惊呆了,她怎么也不能接受从此女儿将变成一个盲女的现实,开始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从日本到家乡上海,凡是她们能找到的眼科专家都找过了,然而还是不能改变一个残酷的事实,即除非骨髓移植,否则小文晶的眼睛已无药可治。
而这时文晶的爸爸也因种种原因作出了决定,他要离婚,并且不要小文晶。
小文晶曾对妈妈讲,那时她像是在地狱中一样,一下子看不见了,上学,小朋友不理解,有的小朋友甚至骂她瞎子;而回家,爸爸还要打她,她怕极了,对世界充满了恐慌……
所幸的是小文晶和妈妈一起终于度过了那一段最艰苦的时光。2001年3月,妈妈带着小文晶和弟弟回到了上海。而这时视力下降到连楼梯也看不见了的小文晶却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她开始反过来安慰为给自己治病而四处奔走的母亲,小文晶给妈妈讲学校里有趣的事,告诉妈妈她能自己照顾自己……而随着视力的下降,音乐也成了小文晶最亲密的伙伴,她听音乐,唱歌,让周围的人感受她的欢乐,在学校里组织歌会时,小文晶作为领唱,听得旁边的班主任老师热泪盈眶,渐渐小文晶融入了学校的生活,也为大家所喜爱。
在上海期间,为了让眼睛看不见的外孙女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快乐,79岁高龄的外公每天给小文晶读童话故事,读报纸上的新鲜事,小文晶对此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她喜欢童话,常常听得入了神。一天她问妈妈:“这些童话是谁编的啊?”妈妈回答:“ 是小朋友。”“那我也可以编。”小文晶说到做到,很快就把自己的创作讲给了她的第一个听众弟弟听。这样小文晶又有了一个新的快乐的渠道——童话创作。2003年,为了治疗眼睛,小文晶和妈妈又回到了日本。小文晶进入了新的学校上学。这时已经学会面对现实的小文晶,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学习毅力,她上课时认真听讲,对老师讲两遍以上的话,就努力用粗笔写在本子上,由于字写得大,几乎一天就要用一个笔记本。放学回家,她又拿起妈妈为她买的高倍放大镜,自己看书写作业,终于跟上了学校的教学进度。而平时小文晶也努力不为别人添麻烦,并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唱歌,讲故事,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很快小文晶又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现在,小文晶边治病,边努力地学习并适应生活,而编故事,然后让妈妈帮忙把故事写下来,也成了小文晶生活中一件最快乐的事。
小文晶,出生于1991年,从咿呀学语到小学三年级,聪明活泼的她常常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称赞。小文晶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愉快。
然而三年级以后,小文晶9岁的时候,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字也写得越来越差,为此她开始遭受爸爸的打骂。2000年下半年,妈妈发现她的视力有问题,经检查,小文晶患了脑白病变,造成视野缺陷,这期间小文晶的视力从1.5急剧降到0.07,从此世界在她的眼中只是一片蒙蒙的光。面对这个晴天霹雳,文晶的妈妈惊呆了,她怎么也不能接受从此女儿将变成一个盲女的现实,开始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从日本到家乡上海,凡是她们能找到的眼科专家都找过了,然而还是不能改变一个残酷的事实,即除非骨髓移植,否则小文晶的眼睛已无药可治。
而这时文晶的爸爸也因种种原因作出了决定,他要离婚,并且不要小文晶。
小文晶曾对妈妈讲,那时她像是在地狱中一样,一下子看不见了,上学,小朋友不理解,有的小朋友甚至骂她瞎子;而回家,爸爸还要打她,她怕极了,对世界充满了恐慌……
所幸的是小文晶和妈妈一起终于度过了那一段最艰苦的时光。2001年3月,妈妈带着小文晶和弟弟回到了上海。而这时视力下降到连楼梯也看不见了的小文晶却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她开始反过来安慰为给自己治病而四处奔走的母亲,小文晶给妈妈讲学校里有趣的事,告诉妈妈她能自己照顾自己……而随着视力的下降,音乐也成了小文晶最亲密的伙伴,她听音乐,唱歌,让周围的人感受她的欢乐,在学校里组织歌会时,小文晶作为领唱,听得旁边的班主任老师热泪盈眶,渐渐小文晶融入了学校的生活,也为大家所喜爱。
在上海期间,为了让眼睛看不见的外孙女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快乐,79岁高龄的外公每天给小文晶读童话故事,读报纸上的新鲜事,小文晶对此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她喜欢童话,常常听得入了神。一天她问妈妈:“这些童话是谁编的啊?”妈妈回答:“ 是小朋友。”“那我也可以编。”小文晶说到做到,很快就把自己的创作讲给了她的第一个听众弟弟听。这样小文晶又有了一个新的快乐的渠道——童话创作。2003年,为了治疗眼睛,小文晶和妈妈又回到了日本。小文晶进入了新的学校上学。这时已经学会面对现实的小文晶,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学习毅力,她上课时认真听讲,对老师讲两遍以上的话,就努力用粗笔写在本子上,由于字写得大,几乎一天就要用一个笔记本。放学回家,她又拿起妈妈为她买的高倍放大镜,自己看书写作业,终于跟上了学校的教学进度。而平时小文晶也努力不为别人添麻烦,并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唱歌,讲故事,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很快小文晶又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现在,小文晶边治病,边努力地学习并适应生活,而编故事,然后让妈妈帮忙把故事写下来,也成了小文晶生活中一件最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