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汪良书法”展艺东瀛 ——记一个广播人的书艺追求
日期: 08年09月4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汪良,最近应产经新闻社和产经国际书会邀请,于915日至21日在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举办了汪良日本书法展,受到书道界同仁与日本观众的好评。身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中国广播界领军人物,汪良继2007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加拿大,2006年在韩国等地推出个展之后,首次来到日本举办书法个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

汪良书法,首先当然指汪良写的字,但汪良书法作为一个书艺概念已经成形,那是指汪良博采各家书艺之长后独创的自由奔放、纵横恣肆的四分半书,即行一分、草一分、浓一分、淡一分、隶半分的独特书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评论汪良书法时指出:博采众长、以书为画,融行草、隶体、画意、诗情于一炉,笔恣奇纵,墨生五彩,重拙与飞白相间,多种字体共存,信手俯拾,皆成妙趣。通篇参差错落,万态横生,大气磅礴。陈昊苏誉汪良为当今中国书法界艺术风格最为鲜明的书法家之一。

915日,在汪良日本书法展开幕式上,汪良先生接受了《中文导报》记者专访,讲解了一位广播人的书法艺术追求。汪良表示,虽然个人书法展在其他国家,甚至是联合国总部都举办过,但自己最看重的还是日本。在日本,传统书法的影响比较广泛,接受书法的社会氛围比较浓,理解书法的知音比较多——中国国内存在这样的共识。据介绍,产经新闻社和产经书道会在一年前就著手策划推动汪良书法来日展览。产经新闻社住田良能社长不仅喜欢中国文化,还热衷于研究。主办方对汪良书法在继承传统和创新方面的成果非常感兴趣,因此下了功夫办好这个展览。

汪良谈到书法创作的体会时表示: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相比较,国画的革新精神大于书法;在日本,书道形式革新的力度很大,让书法有了绘画的效果。也许,国内有些意见认为以书为画属于旁门左道,但书法比绘画的装饰性差,就需要有创新追求。汪良认为书艺追求有三个层面:1、字写得好看是基础;2、字写得有特点是提升;3、字写得有个性,自成一派,自成面貌,这才成能为书法家。要写出个性,需要天赋、才气、胆量。

汪良4岁开始习字,功底深厚,近20年前,汪良遭遇清代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郑板桥的书画,情有独锺,爱不释手。郑燮住在板桥,以板桥为号,汪良在北京也住板桥,因此称郑板桥为老桥,自号小桥。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对汪良启发良深。汪良喜欢郑板桥书法布局中的画意,学习老桥字体在参差错落中表现出的强烈对比。在郑板桥六分半书融汇真草篆隶的基础上,汪良又引进了怀素草书的抒情性,加强了字与字之间连绵的奔跑性,并刻意写出飞白的效果,最终形成了汪良书法独特的四分半书

汪良说,90%以上的书法家,都是临帖好,独具自我风格的人很少,因为书法创作形式单调,工具简单,要创新极为不易。但书法不创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行的。对自己的字,汪良希望行家看了承认是书法,外行看了承认确实好看。当书法跳出工具意义之后,视觉上好看是理所应当的,字的装饰意味不妨更强一点。汪良表示,书法只有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才能流传下来——比如怀素和郑板桥的字个性极强,所以流传至今,与他们同时代的、字写得很正宗的人反而被历史淹没了。郑板桥的字是乱石铺街,汪良的字是雨夹冰暴,写的是情绪流动,求的是出奇致胜。

汪良从小练字,一直把书法作为业馀爱好。但作为一名广播人,也是中国新闻界最高奖的获得者,汪良却把近20年的所有业馀时间都用在书法上。汪良书法卓然成家,三分灵性,七分功夫。目前,汪良担任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艺术得到社会公认。汪良在2000年首次访问日本,为了考察新闻媒体,所到之处也是不停地写字,那是聚会交流。本次汪良相隔8年再访日,也少不了现场挥毫,是为了以书会友、同行切磋,是为了与日本同道共享中国书法这门生生不息、古老而奇特的艺术的魅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8502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