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从昭和到平成 / ──陈志江15年驻日报道生涯撷萃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期: 04年10月1期
  2004年是中日互换常驻记者40周年。作为纪念出版的一环,日本侨报出版社推出了《光明日报》东京支局长陈志江的对日报道文集。这本题为《从昭和到平成》的报道文集,汇集了陈志江三次赴日驻在15年间写出的有影响的新闻报道60余篇。全书分为“ 政治篇”、“ 经济篇”、“ 社会篇”和“文化体育篇”,既有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日本的轰动新闻,也有社会生活写真、各界人物报道,成为中国对日报道中的一个真实缩影。
  陈志江在1986-1990、1993-1998、2000-至今,三次赴日驻在,历时15年,是第二代中国驻日记者队伍中有影响的一位。适值报道文集出版之际,他回顾了新闻生涯中有意义的采访、报道和获奖细节,强调记者需要有勇气和责任感,在具体报道中要追求客观真实,必须深入现场,不仅要有把握题材的能力,更要有分析问题的高度。在中日关系日益复杂,媒体报道日益重要的今天,陈志江的报道经验和切身体会受到注目。
  陈志江认为,记者要有感受新闻、捕捉新闻的能力,更要有冲动和勇气,敢报人之未报的新闻,这是记者的专业责任感。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这是日本社会和中日关系中的大新闻。中国驻日媒体都发了简单消息。此后2、3个星期,因涉及到中日政治关系和昭和天皇的评价问题,中国对昭和天皇的报道出现了万马齐喑的现象。陈志江身在日本,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天皇逝世的真实反应,积累了大量素材,产生了写作冲动。他认为记者有义务把真实情况传达给中国读者。在当时《光明日报》主管国际报道部的副总编王晨(现《人民日报》社长)支持下,陈志江写出了独家报道《天皇病逝之后》,于1月23日见报。此文影响巨大,日本六大报纸做了摘要,《产经新闻》、《世界周报》、《新生报》等日本媒体全文转载。日本传媒从陈志江的报道中解读出“中国记者依然以严厉的目光看待天皇一生”。
  1996年4月10日,日美两国首脑在日本签署了“ 日美安保联合宣言”及一揽子文件。陈志江出于记者的敏感和对于冷战后亚洲安保态势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把握,于当天就写出了新闻评论《日美安保联合宣言──一个危险的信号》。陈志江尖锐地指出,日美新安保无视亚洲地区的经济活力,硬要在“有事”的假设前提下大谈日美军事合作,与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主流背道而驰。他同时预言,日本已被纳入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日本在亚太地区将逐渐加强配合美军的联合行动。这些敏锐的观察被日后的形势发展所证实,也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评价。该文在当年的中国国际好新闻评选活动中获“评论类一等奖”。
  陈志江反复强调,报道的客观性和深入现场是记者的生命。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3天后,陈志江与中新社、《文汇报》、《北京日报》等驻日记者驱车赶往灾区实地采访,随后发出了由4篇通讯组成的系列报道《从神户地震看日本》。陈志江的报道写了“ 坚定的神户人”、华侨“ 对重建充满信心”、“自成体系的抗震救灾体系”、“地震损失有多大”,全面客观地报道了震灾后的现况,并真实反映了神户人对灾后重建充满信心的社会现实。3月5日,《东京新闻》以一个整版篇幅,对各国媒体报道阪神震灾进行了综合介绍。其中,陈志江的报道被置于最显要位置,在万花筒般的各国报道中脱颖而出。陈志江的这一系列报道最终获得由日本短波放送协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亚洲奖”。评委会在获奖通知书中称,“在日本国内外有关神户地震的诸多报道中,陈氏一系列报道无论是着眼点还是分析力,都是超群的。同时,基于陈氏本人对日本人和日本国的深刻理解所做的客观报道,及其对促进中国人民对日本的理解,理应给予高度评价。”该报道也以相同理由,获1996年度中国国际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陈志江的获奖感受是,虽然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新闻的认识有所差别,但真正好的新闻作品还是拥有一致的评判标准,有相同的价值平台。
  陈志江在大学里学日语专业,自认为从事新闻事业是半路出家。但他把握住了新闻报道的真谛:第一时间、客观真实、现场主义、抓大掘深、主张正义等等,这使他的新闻报道成为沟通中日人民互相理解的重要桥梁。陈志江表示,记者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和修改,新闻作品都是瞬间完成的,虽然永远带有遗憾,但同时也考验着一个记者的思想高度、学识素养和文字功力。这些都是从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才能获得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803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