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5月30日至6月5日在横滨举行的第12届世界乒乓球元老杯锦标赛上,记者看到了一位老将在单、双打比赛中挥汗如雨。他,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驰骋国际乒坛曾经6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老将梁戈亮。望着在场上步伐敏捷、技术全面、移动灵活的身影,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已经54岁的老将。当梁戈亮在双打四分之一决赛中大战5局,最终以2比3负于日本的一对全国冠军后,对手坦白地说:“梁老是以削球为主,他经验多、球路变化多、跑动特别快,赢他挺费劲。”
时光倒流到上个世纪,梁戈亮最满意的是在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开战的第31届世乒赛上,阔别世界乒坛6年之久的中国乒乓球队重新夺得冠军的表现。梁戈亮是队伍中唯一一块横板,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两面不同胶皮的球拍,成为了中国男队此次的镇山之宝。“当时那场比赛打得非常激烈,我在比赛中使用的球拍一面是反胶,一面是长胶,但颜色差不多,我在比赛中将两面球拍交替使用,使得欧洲对手防不胜防。由于我在使用球拍的问题上与其它选手不一样,因此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们认为我违反了乒协比赛规则,这件事情在乒坛也争论了10多年。”
1973年的第32届世乒赛上,梁戈亮的实力大不如前,他使用鸳鸯拍的事传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主张体育比赛靠真本事赢人家,不要在球拍上取巧,这样,梁戈亮就像没了青龙偃月刀的关公,有劲儿使不出来了。梁戈亮是凭借时攻时削、变化莫测的“ 怪拍”打法而被当作“秘密武器”派上场的。他作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主力,与队友一起赢得第31届、33届和34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如今,梁戈亮身材虽有些发福,但锐气不减。他解释说,20年来他一直在德国俱乐部执教,教与学两不误。而且从1990年开始参加世界乒乓球元老大赛,再加上这些年他在德国对欧洲打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平时还经常和高手过招,所以他还赢得了世界乒乓球元老锦标赛40岁以上组的3个单打冠军、3个双打冠军,50岁以上组的2个单打冠军。梁戈亮骄傲地说,“从年轻打到老,就是我的制胜法宝。我准备挑战80、90岁极限。”
梁戈亮透露,他已于2年前受聘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做特聘教授,每周上2堂课,还担任梁戈亮乒乓球俱乐部负责人,每天负责几百名学员的指导工作。另外,每年还要回德国去参加比赛,“ 我已经和北大谈过了,他们也支持我继续参加元老大赛。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更需要坚持锻炼了。比赛不以赢球为目的,是为了健身,它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时光倒流到上个世纪,梁戈亮最满意的是在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开战的第31届世乒赛上,阔别世界乒坛6年之久的中国乒乓球队重新夺得冠军的表现。梁戈亮是队伍中唯一一块横板,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两面不同胶皮的球拍,成为了中国男队此次的镇山之宝。“当时那场比赛打得非常激烈,我在比赛中使用的球拍一面是反胶,一面是长胶,但颜色差不多,我在比赛中将两面球拍交替使用,使得欧洲对手防不胜防。由于我在使用球拍的问题上与其它选手不一样,因此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们认为我违反了乒协比赛规则,这件事情在乒坛也争论了10多年。”
1973年的第32届世乒赛上,梁戈亮的实力大不如前,他使用鸳鸯拍的事传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主张体育比赛靠真本事赢人家,不要在球拍上取巧,这样,梁戈亮就像没了青龙偃月刀的关公,有劲儿使不出来了。梁戈亮是凭借时攻时削、变化莫测的“ 怪拍”打法而被当作“秘密武器”派上场的。他作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主力,与队友一起赢得第31届、33届和34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如今,梁戈亮身材虽有些发福,但锐气不减。他解释说,20年来他一直在德国俱乐部执教,教与学两不误。而且从1990年开始参加世界乒乓球元老大赛,再加上这些年他在德国对欧洲打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平时还经常和高手过招,所以他还赢得了世界乒乓球元老锦标赛40岁以上组的3个单打冠军、3个双打冠军,50岁以上组的2个单打冠军。梁戈亮骄傲地说,“从年轻打到老,就是我的制胜法宝。我准备挑战80、90岁极限。”
梁戈亮透露,他已于2年前受聘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做特聘教授,每周上2堂课,还担任梁戈亮乒乓球俱乐部负责人,每天负责几百名学员的指导工作。另外,每年还要回德国去参加比赛,“ 我已经和北大谈过了,他们也支持我继续参加元老大赛。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更需要坚持锻炼了。比赛不以赢球为目的,是为了健身,它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