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创日本从头开始 / ---记东京的中国人理发师
日期: 05年09月2期
  本报记者 孙辉

  有一天,从池袋经过,无意中看到一个写着“新丝路发型工作室”的中文招牌,记者禁不住步入店中。一个东北口音的年轻理发师很热情地招呼我落座后,就轻轻地和我漫谈起来,一边聊天,一边为我理发。
  来日本这么多年,第一次在中国人的店里剪头,于是,我们从他在日本的理发经历侃起。
  理发师告诉我,他姓崔,从长春来日本有5年了,5年来他一直在中国人的理发店打工。从横滨到新大久保再到池袋,已经在好几家理发店打过工。在这个圈子里也能称得上是一位老人了。
  其实,光顾中国人理发店的客人不仅是为了价格便宜、交流方便,更重要的是能在这里找到家乡的感觉。
  小崔说,有一次一个长头发女学生请他剪发,他把她的长头发变成中长,然后又把中长变成短发。可她怎么看也不顺眼,撅着嘴直摇头,小崔就耐心给她解释每种发型的特点,会衬出人怎样的气质。前后花了3个钟头,最后小崔给她设计了一个短发。结账时这位女生还给了他1000元的小费,并告诉他其实每个发型都很好,很漂亮,只是自己打工时和老板吵架心情不好,周围没有家乡人,来剪头只是想找个家乡人聊聊天。
  在东京圈,中国人理发店不是这两年才火起来,在90年代就陆续出现了。2002年,是中国人理发店的“黄金期”。那时候,中国人的店铺不多,中国人理发师个个都能有3、40万月薪。现在,店铺多了,仅在新大久保和池袋就有12家中国人店,竞争也就大了。
  小崔认为,在东京的华人理发师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同行的竞争就是“沟通”。在日华人来做头发,沟通充分,即使你的发型不甚完美,他也会认可你,下次还会找你打理头发。沟通并不是通常的“说好听话”,而是要善于用通俗的家乡话,将专业的美发和审美知识与在日华人分享。
  现在,经常有客人理完发,并不急着走,而是坐在沙发上用一口家乡话和你聊天。大到中日关系的发展,小到坐台小姐的工资,什么都聊。理发店的生意,完全靠中国客人之间的口口相传,由熟带新,拥有一批最忠诚的顾客。在这里理发,在日华人觉得是一种享受,是在享受故乡生活中的人情味。
  中国和日本有着不同的发型特征,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类型的发型。小崔认为,现在的在日华人对发型有了更高的要求。来理发的人,无论什么身份,都希望能更本地化,别显得那么“特别”。所以,作为一个华人的理发师,虽说是为在日华人理发,但除了要有熟练的美发技术和技巧,还要掌握日本流行发型的新动向,这样才能在发型设计、构思布局方面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能为华人设计出美观、大方、时尚、自然、富有个性的发型。
  在我们闲聊时,坐在沙发上等待染发的刘女士插嘴说,她也来自长春,到东京已3年,她换过了无数发型师,直到遇到小崔,1年来就一直没再换过。
  和刘女士一样选一个固定发型师的做法,在华人群体中已十分普遍。刘女士表示,剪头发最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在遇到一个合意的发型师后,在沟通方面会比较顺畅,相处久了,他更是能对客人的职业、性格、年龄,甚至最近的心情了如指掌,因此能设计出最合适的发型。
在小崔理发时,我观察到,他很干练,他的动作相当轻巧,有条理,也很缓慢,做动作时总很轻柔。或者是成天和洗发水打交道的原因,他的那双手变得很白,很滑腻。
  最后的清理工作,他做得更是一丝不苟,真正的是在理发,几乎是将每根头发都放到相应的位置,然后仔细瞧着,生怕有一丝的不合理。洗头时,先淋上些温水,将洗头水轻轻地涂在头上,再用他的手指为我轻轻地拨弄,末了,再用温水将头发冲洗干?簟T谌毡净?500日元理发,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理发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337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