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杨逸获得芥川文学奖之后,又一位旅日华人女性获得了日本的文学大奖。来自北京的日籍华人女作家邢彦(35岁)凭借小说《熊猫的喃喃自语》获得了日本山形县樱桃电视台的第二届樱桃文学新人奖。
邢彦1992年入读河北省某大学的日语专业,毕业后在河北从事援助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后有机会到日本大阪市出差,对日本人印象很好,认为日本人讲礼貌,工作干脆利落,因此两年后再度来到了日本。她一边在大阪的翻译公司工作,一边大量阅读日本小说。去年4月,杨逸获奖的消息传来,也给了邢彦以动力。
来日本后的生活积累是她小说的素材,而为了用日语写作,邢彦还报名参加了大阪文学学校的周六小说班课程。在日本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日语写作小说。
樱桃文学新人奖,是专门用来发掘女性作家的奖项,大奖奖金100万日元,奖品则是樱桃。今年的评审委员是日本作家唯川惠、角田光代、小池昌代和北上次郎。其中,后面两名评审委员都力挺邢彦的作品。小池昌代表示,《熊猫的喃喃自语》在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当看完第一页,他就感到大奖应该是它。尽管与其他作品一样,都描写了女人被男人所伤害的故事,但阅读之后感到有如清风拂面。
《熊猫的喃喃自语》,讲述的是主人公江遥的故事。在保守的家庭中长大的江遥,跟随希望留学的丈夫一起来到了日本。丈夫大学毕业后在东京就职,二人决定归化,看上去,江遥在日本的生活一帆风顺。然而,有一天,丈夫突然成了心理距离很遥远的存在。
苦恼的江遥独自烦恼,这时候她结识了一位日本女性,并通过和她的交流,重新获得了温暖和勇气
得知获奖,邢彦十分惊喜。据她介绍,小时候外婆家里有很多书,所以她从小就喜欢看书,但在中国的时候,也许因为还年轻,并未有要写作的欲望,来到日本以后,才感到有话想说,希望能用日语为工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用日语,是因为感到更能表达自我,中文里只有汉字,而日语则有平假名,这两种文字混合在一起,就让她有能流畅表达的感觉。来日本后,她一直在翻译公司工作,翻译了大量公司简介和会议用资料,但这些东西,用完之后,都被丢弃了,作为一个翻译者,她感到很可惜,很想留下些自己的东西。
能够获奖,在邢彦也许并非偶然,实际上从去年4月起,她就开始写小说,并应征了很多地方。作品内容,基本上都是旅日华人。她并表示,这并非通常所说的“私小说”,并非直接记录自己的私生活和周围的事情,而是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出来。
阅读日本作品,接受日本作家的影响,也是邢彦日语写作的一份重要功课。邢彦说,自己最受影响的作家是开高健,其中他写的《玉碎》,刚读时不知道是写什么,最后作品描写了老舍的死亡,才明白作者的意图。而另一名作家,井上靖的作品《壶》也是以老舍之死为题材,读完后,邢彦不禁痛哭失声。此外,还阅读了井伏鳟二和山崎丰子的作品。
获奖作品刊登在《小说新潮》12月号(2009年12月21日发行)上。目前,邢彦正在修改她的日语处女作——此前应征了其他文学奖但未能获奖的作品,由于是处女作,所以自己寄托了很多心情,希望能将它修改得精彩。
邢彦1992年入读河北省某大学的日语专业,毕业后在河北从事援助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后有机会到日本大阪市出差,对日本人印象很好,认为日本人讲礼貌,工作干脆利落,因此两年后再度来到了日本。她一边在大阪的翻译公司工作,一边大量阅读日本小说。去年4月,杨逸获奖的消息传来,也给了邢彦以动力。
来日本后的生活积累是她小说的素材,而为了用日语写作,邢彦还报名参加了大阪文学学校的周六小说班课程。在日本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日语写作小说。
樱桃文学新人奖,是专门用来发掘女性作家的奖项,大奖奖金100万日元,奖品则是樱桃。今年的评审委员是日本作家唯川惠、角田光代、小池昌代和北上次郎。其中,后面两名评审委员都力挺邢彦的作品。小池昌代表示,《熊猫的喃喃自语》在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当看完第一页,他就感到大奖应该是它。尽管与其他作品一样,都描写了女人被男人所伤害的故事,但阅读之后感到有如清风拂面。
《熊猫的喃喃自语》,讲述的是主人公江遥的故事。在保守的家庭中长大的江遥,跟随希望留学的丈夫一起来到了日本。丈夫大学毕业后在东京就职,二人决定归化,看上去,江遥在日本的生活一帆风顺。然而,有一天,丈夫突然成了心理距离很遥远的存在。
苦恼的江遥独自烦恼,这时候她结识了一位日本女性,并通过和她的交流,重新获得了温暖和勇气
得知获奖,邢彦十分惊喜。据她介绍,小时候外婆家里有很多书,所以她从小就喜欢看书,但在中国的时候,也许因为还年轻,并未有要写作的欲望,来到日本以后,才感到有话想说,希望能用日语为工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用日语,是因为感到更能表达自我,中文里只有汉字,而日语则有平假名,这两种文字混合在一起,就让她有能流畅表达的感觉。来日本后,她一直在翻译公司工作,翻译了大量公司简介和会议用资料,但这些东西,用完之后,都被丢弃了,作为一个翻译者,她感到很可惜,很想留下些自己的东西。
能够获奖,在邢彦也许并非偶然,实际上从去年4月起,她就开始写小说,并应征了很多地方。作品内容,基本上都是旅日华人。她并表示,这并非通常所说的“私小说”,并非直接记录自己的私生活和周围的事情,而是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出来。
阅读日本作品,接受日本作家的影响,也是邢彦日语写作的一份重要功课。邢彦说,自己最受影响的作家是开高健,其中他写的《玉碎》,刚读时不知道是写什么,最后作品描写了老舍的死亡,才明白作者的意图。而另一名作家,井上靖的作品《壶》也是以老舍之死为题材,读完后,邢彦不禁痛哭失声。此外,还阅读了井伏鳟二和山崎丰子的作品。
获奖作品刊登在《小说新潮》12月号(2009年12月21日发行)上。目前,邢彦正在修改她的日语处女作——此前应征了其他文学奖但未能获奖的作品,由于是处女作,所以自己寄托了很多心情,希望能将它修改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