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黄教奇东瀛二十年
日期: 09年12月3期
■ 耿忠平

金秋是忙碌的,也是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这对书法篆刻家黄教奇来说感受尤为明显。刚从日本飞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江山如画篆刻展》系列活动,又匆匆飞抵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现身由西泠印社举办的《东瀛归来——留日二十周年黄教奇书法篆刻汇报展》,这也是海外社员第一次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办个展。
1989年,热爱书法篆刻的黄教奇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怀揣著一支毛笔和一把刻刀东渡日本,考入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成为书道专业研究生,那年他刚好38岁。与众多留学生一样,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艰苦的环境更坚定了他的创作毅力。在朋友帮助下,1990年静冈市政府展厅迎来《黄教寄、黄教聪——兄弟书道篆刻展》,这也是黄教奇在日本的第一次展览。岂料一炮打响,被当地电视台学苑聘为书法篆刻讲师。
二十年来,黄教奇始终没有放松和懈怠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关注国内艺术发展动态,力求在艺术上与国内保持同步。他坚持每年在日本举办两次个人展览,不遗余地地讲解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活跃的著名华人艺术教育家之一。在艺术上,他尊重传统,但不可盲从,应以自己的性格为契合点,扎实基础,融会贯通,才能事倍功半。他精通书法诸体,尤以隶、篆见长。韩天衡老师赞其隶书“不囿于汉,不囿于时,合乎古法,悦于世人,所谓博采广收,自成一格。”他的篆刻,有秦玺汉印的厚重,有明清诸家的风致,又不失自己个性的神采。其印讲究计白当黑,平中寓奇,错落有致;用刀沉著娴熟,畅快圆润,不拘一格;线条浑厚灵动,曲直虚实,收放自如,在不经意间突现出独到的意趣,给人以视觉冲击的愉悦。
在教学中,他善于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独到传授方式,于循循善诱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质,在了解汉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取得进步。他创办的(日本)墨乐印社,培养出了一批书法、篆刻名人,在历次日本国展中,他们选送的作品因风格多、质量高、参展率高,而成为著名的印社之一。在西泠印社举办的重大展览中,墨乐印社也是一个活跃的海外团体,自亮相以来,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佳绩。如学生石龟坚一郎不仅两次获奖,2008年还代表海外篆刻家参加西泠印社的海选决赛活动,颇受关注。
黄教奇为人热情坦荡,爱憎分明,做事低调认真,踏实厚道,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人脉。数年前,中央电视台和西泠印社为拍摄《西泠印社百年之迷》电视片,在日本的黄教奇全程参与接待,多次参加梅舒适先生等书法篆刻名家举办的座谈会,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至今让人难忘。当国内有同道访日时,他都会主动陪同,提供便利,他说,尽地主之宜,不足挂齿。诚如刘江先生所说的那样,黄教奇在不懈努力追求艺术的同时,更注重人品的修炼,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身为日本篆刻家协会理事的黄教奇携60余件书法篆刻作品回国举办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对旅日二十年人生简单的阐释或小结,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他对艺术的继承和弘扬。因为,艺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黄教奇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体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所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和自觉传播文化的使命。

展览名:《东瀛归来》——留日二十周年黄教奇书
法篆刻汇报展
日 期:2009.11.2-11.6
主 办:西泠印社
后 援: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
日本篆刻家协会等
展 馆:(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1663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