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晓慧)随着2004年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IT华企纷纷回国设立分公司拓展业务,并扎堆北京中关村,这个现象引起日本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据了解,东京都圈内有300多家华企,约有一半以上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其中大部分选择在北京,其中又有不少企业进驻中关村。由于中关村科技园在留学生归国创办企业政策上给予了很多优惠,企业注册资金仅需3万元人民币、税收实行3年免、3年减半后每年仅上缴15%的税金,这些优惠条件吸引了不少在日包括IT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落户中关村。据介绍,2004年一年间,在日华企约有100多家进驻中关村,这个增长速度超过2003年。除IT业外,不少医药、化学、生物等行业的华企也看好中关村的优惠政策和地理优势,在此设立分公司,或全力回国发展。
中关村吸引众多华企回家的现象以及中关村特有的企业文化,也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注。据中关村驻东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东京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里的一些学者都将中关村作为研究重点,并亲自到中关村的企业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中关村的企业文化和周边高校学术产业化现状。
据了解,东京都圈内有300多家华企,约有一半以上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其中大部分选择在北京,其中又有不少企业进驻中关村。由于中关村科技园在留学生归国创办企业政策上给予了很多优惠,企业注册资金仅需3万元人民币、税收实行3年免、3年减半后每年仅上缴15%的税金,这些优惠条件吸引了不少在日包括IT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落户中关村。据介绍,2004年一年间,在日华企约有100多家进驻中关村,这个增长速度超过2003年。除IT业外,不少医药、化学、生物等行业的华企也看好中关村的优惠政策和地理优势,在此设立分公司,或全力回国发展。
中关村吸引众多华企回家的现象以及中关村特有的企业文化,也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注。据中关村驻东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东京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里的一些学者都将中关村作为研究重点,并亲自到中关村的企业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中关村的企业文化和周边高校学术产业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