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外国人医疗翻译急须制度化
日期: 09年01月2期 评分: 9.00/2

本报讯(记者 周宏)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已经超过了215万人,而外国籍患者在医疗时遭遇的语言关问题,至今仍然还是难题。随著外国人在日定居倾向日趋上升,与此同时,医疗现场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因此,各方面正在要求由政府来建立相关的医疗翻译制度。

目前,外国人患者大多是请家人或朋友作为翻译一同前去医院就诊,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医务人员并不知道他们翻译得是否准确。去年1月,静冈县一名50多岁患有糖尿病的巴西女性在没有进行充分说明的情况下接受了手术,结果爆发了后遗症,因此控告医院方面。这一事件给各相关方面带来了巨大震动。

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NPO)MIC神奈川就是从志愿医疗翻译者网络中产生的民间团体。MIC神奈川事务局长松延惠女士表示,他们与神奈川县政府合作,自2002年开始从事医疗翻译的派遣工作。现在向神奈川县内的17家合作医院派遣医疗翻译,共10种语言,141人。

松延惠指出,对于不懂日语的外国籍患者来说,经常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得到什么样的治疗。在祖国与日本两国间的语言、生活习惯、医疗制度差异这一异文化之上,还要面对作为患者就必定会遇到的,与自己祖国无关的另一种异文化,甚至还有日本独特的医疗文化,比如:诊疗室很小用围帘隔开诊疗室的声音在候诊时都能听到等。

令人遗憾的是,日本的现状是大部分医院在患者不懂日语时,医生、护士就会要求患者:请带懂日语的人一起来。外国籍患者只有向周围的人求救。在医疗翻译接受患者委托后跑到医院一看,本以为是说明检查结果,却变成是检查日子、或是搞错病名,或者不是看病而是办手续等等。

套句现代流行词来说,医疗翻译是情感工作。患者不仅不懂日语,文化、制度和成长之地都不同,再加上生病、受伤,已经处于一个弱势立场。为了照顾到这样的患者,就需要时常插入一些有关文化、语言差异的说明。

松延惠还表示,经常有遭遇医疗事故的情况,还涉及保密义务等。而现在的医疗翻译几乎都是志愿者,如此重要辛苦的工作仅仅依靠志愿者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她认为应该由国家将医疗翻译制度化,让从事医疗翻译者能够以此谋生,让医疗翻译作为一个职业存在。

目前,神奈川县、三重县、大阪府、神户市、京都市、□玉县、群马县等地,都相应地建立了医疗翻译制度及医疗翻译派遣业务,各地方自治区还纷纷拿出仅有的预算,为构筑医疗翻译体系投资,让外国籍患者可以安心地在日本就医。最终还是由日本政府来将医疗翻译彻底制度化,解除外国籍患者的后顾之忧,这不仅对在住外国人是一个福利,对访日外国人游客而言也是一个福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9443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