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辉)恶意改造贩卖手机在去年被日本警方打击后,一度销声匿迹,但目前用假证件签约、恶意解约获取手机的违法现象再度悄然出现。6月29日,兵库县对一起用假驾照签约、诈骗手机案进行公开审理。
山田慎二被告家住在兵库县尼崎市东园町,他供述,因为借了200万日元高利贷无法偿还,被放高利贷者介绍一个陌生男子给山田认识,该男子劝诱山田用假证件诈骗手机。陌生男子用山田的照片和假名字做了一张假驾照,并告诉山田,用假驾照一天签约5部手机会给他5000日元报酬。
今年2月,山田按照指示用假驾照在尼崎市一家softbank手机代理店签约,签约时编造一个银行账户,第一次诈骗得逞后获得5部手机。随后,陌生男子又交给山田一张假驾照。山田在3月第二次行骗时,被店员识破。
一手机代理业者称,类似这种案件在中国人中也屡见不鲜。softbank手机的多种机型可分期付款,这项举措使在日华人用户获得最大实惠,纷纷申请成为软银移动的新用户。然而,有个别华人签约时就只是想免费拿到手机,然后把手机解码,或赠送给中国亲友,或贩卖给不法业者,而不履行契约的责任。还有一部分华人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随意把登录证借给别人,等手机公司的通知单来了,才知道被所谓的朋友骗了。
这些人的行为不仅让华人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还再次引起手机通讯商和警方的注意。现在,外国人签约手机时,除了登录证外,还被要求出示护照等证件。
在日本的中国人圈中,手机服务业在几年前悄然诞生,一度成为在日华人圈里的“新兴行业”。这些业者主要从事SIM卡式手机解锁、更换中文系统、手机回收等。
去年,日本警视厅组织犯罪对策一课以涉嫌违反《商标法》和《不正当竞争法》逮捕了多名中国人改造贩卖业者后,华人手机改造贩卖者一度销声匿迹。但目前,这种现象在华人社会中依然存在,只是从“地上”转向“地下”,而许多华人并不知道这种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会有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