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本报在566期报道了《日本老人兴学助教落陷阱 7000万巨款有借无还》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很多读者看到报道后向本报编辑部来信来电表达自己对此事的关切,对贪官的愤慨和对松冈的尊敬。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报会继续关注此事的发展,并及时报道给读者。据悉,3月北京法院还在对此案进行调停,但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据松冈洋明先生在北京的代理人透露,3月16日在法院组织的调停会上,刘丽芳曾表示在法院主持下,她会拿出积极的态度配合法院努力解决问题。
但此后不久松冈先生的代理人和法官联系,询问刘丽芳的态度时,法官说调停会后不久,刘丽芳是到法院来了,表示在积极努力(还松冈先生的钱),但事情没有任何进展。而法官告诫刘丽芳不能总是口头承诺努力,而没有实际进展。如果一味拖延,法院将依法执行相关刑事处理。
但刘丽芳又提出,她如果把天津大学的钱(李洪涛投入到天津大学工程195万元人民币左右,事发后天津大学冻结了这笔资金,工程早已完工,并开始盈利,现以前的本金加上盈利分红共有人民币334万左右)要回来的话,其它债务就要要求松冈先生完全免除。对刘丽芳的此无理要求,松冈先生表示无法接受。刘丽芳就说她要还松冈先生的钱是松冈先生不要。
松冈先生的代理人表示,此前刘丽芳就断章取义地说她要还松冈先生的钱是松冈先生不要。原因也是和她此次提出的无耻要求同出一辙。现在松冈先生非常愤慨,因为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松冈先生的善意和初衷完全被他们所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