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秋鸿)近日,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华人团体,因干部之间闹矛盾,在换届选举时有的干部发电子信件进行人身攻击,闹得团体成员颇感气愤和无聊,人心涣散。
据悉,在华人自发成立的团体组织中,干部之间发生矛盾,互相攻击,闹内斗的现象时有出现。以前就发生过多起团体干部为争位置而发生纠纷,以至团体成员间意见纷纷最后离心离德,团体被迫解体的事件。更有甚者,有的团体干部为争会长大打出手,不仅自己颜面失尽,也让华人社会蒙羞。近年来随著华人社会在日本不断壮大,成员素质也得到提高,整个华人社会逐渐走向成熟,自发成立的各行业各阶层的民间团体组织也不断增多,团体成员间闹内讧的事件也在逐渐减少。因而日前发生的一团体干部间闹矛盾纠纷,以至向成员发送人身攻击的电子信件的事件,再次在华人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据悉,这一华人团体成立不满两年,成员多为在日本生活稳定并在本行业企业内做技术骨干的在日华人。自发成立民间团体的宗旨是团结本行业人员力量,加强与国内同行业的联系与交流,为祖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尽点力,同时为同行业的中日交流架桥铺路,促进中日间技术合作和交流友好。成立初这一宗旨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赞同,团体很快发展壮大。但当团体步入正轨开展活动时,矛盾发生了,有人指会长权力欲控制欲太强,一开始就向媒体虚报会员人数,另外明明是个松散的民间团体,会长却要求会员、干部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他的批准,对两名干部回中国期间与国内同行进行了沟通,并应国内单位的要求在相关单位举行技术报告一事非常不满,多次指责。还有人指会长私心太重,某国内单位向该团体提供了一笔赞助费,该会长没有与其他干部沟通,就自己带著几个人回国考察一次花掉了,账目不清,会计也不知情。而会长一方的人员则指责几名干部不顾大局,利用团体名义为自己回国找工作寻求方便,双方互相指责互不服气,在换届选举中,都想换掉对方,最后发生了攻击电子信件事件,有会员苦笑,称自己的信箱都被这种垃圾邮件堵死了。许多会员看到这种情况都很心凉,不再参加团体活动。
一位华人社会学者指出,当一部分华人在日本社会站稳脚根,经济上、精神上都有了可自主发挥的空间,于是有了要发挥能力回报社会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上一批华人自发的群团出现了。但这种群众性团体组织是非常松散的,需要组织者有奉献精神,还要有一种忍辱负重不怕受委屈的牺牲精神。但显然一些团体干部缺乏这种精神,有的做了一点事就想让大家感恩,或被人批评误解两句就受不了,撂挑子不干了,都当不好团体的领头人。如果把团体领导位置当作肥差,想利用它满足权力欲,或用来谋私利,团体成员当然会不买账,处理不好,团体解散也并不奇怪。因而呼吁华人社团尽快成熟起来,建立健全完善选举淘汰的制度,让社团不是围绕几个人转,这样社团才能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