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日本流通经济大学4年级中国留学生于燕(30岁)9月18日在水户市惨遭杀害,她的尸体被罪犯遗弃在那珂川河岸349号国道上“万带桥”上游约600米远的防水堤附近,事过半月之久,虽然水户警察署、茨城县警搜查一课和组织犯罪对策课已经联合成立了100人体制的于燕被害事件搜查本部,并设有免费热线电话,但是案情现在仍然没有进展。10月6日,于燕告别式在水户市斋场举行,于燕遗体的几名亲友和流通经济大学的几名学生及几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告别式,整个告别式比较简单,没有通夜式,没有葬礼,让人感到凄凉清冷,更觉悲从中来。
于燕的丈夫朱晓光对本报记者说:在于燕19岁的时候,他就和于燕相识,风风雨雨十几年,关系一直很融洽,感情非常好,周围的朋友都很羡慕他们。于燕1998年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学习日语,2000年赴日留学,两年前他们结婚。2004年6月,朱晓光从中国辽宁省来日陪于燕读书。
朱晓光说:于燕在日本勤工俭学,非常辛苦。每天早晨6、7点钟起来乘电车上学,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下午两、三点钟回来后,晚上又要打工,半夜两、三点钟才能回来,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于燕念的是私立学校,学费很贵,平时只好极力节俭,他们两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没有超过3万日元的时候。
朱晓光说:于燕不管是为人还是工作,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好,在生活态度和感情上,也非常严肃、认真。在他来日本后,他们朝夕相处,感情越来越好。于燕明年3月毕业,他们夫妇准备回国发展。在出事之前,朱晓光已买好了飞机票,准备先回国安排一下房子和工作,然后一起回国,没想到遭此横祸。
在刚刚出事后,朱晓光每天都无法入眠,房间里的一切都使他触景生情,想起和于燕共同度过的时光,而今情景依旧,离人不归,常使他泪下如雨。他实在不能忍受失去妻子的悲痛时,就和朋友一起来到街上,他会恍惚地觉得每个路过的女子都是于燕,他会在马路边上呆坐几个小时,而最终不得不回到“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残酷现实中。
在于燕被害7天以后,他按照中国的习惯去警察局在妻子的遗体旁为妻子烧香,他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妻子小燕,我来送你了,一路走好,如果你在天有灵,请告诉我凶手是谁,我给你伸冤。
朱晓光说:就是那天的夜里,小燕出现在了我的梦中,她穿著朴素的牛仔服,头发留得很短,我着急问她凶手是谁,却急醒了。
在于燕被害以后,朱晓光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是以家族滞在的身份在日本滞留,没有工作,于燕的被害使他失去生活来源,所租的房子也已经到期,而他又要留下一段时间帮助警察破案,这使他承受的不只是失去妻子的巨大痛苦,而且还面临着难以逾越的生活的困境。
朱晓光说:我想通过媒体,表达我对日本警方和流通经济大学的感谢之情,也呼吁水户市的居民,能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使警方能早日破案,为我妻子伸冤。
于燕告别式凄凉清冷 / 朱晓光痛悼妻子泪雨难收
日期:
05年10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6/14039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