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33名遭强掳的中国人被关押在长崎监狱浦上分所,他们因原爆而牺牲。为了纪念这些牺牲者,长崎市民团体决定在原爆中心地建立一座追悼碑。3月23日,追悼碑动工仪式已在长崎和平公园举行。然而,近期因为“西藏事件”,地方出现了反中情绪,建造追悼碑的募金活动也受到影响。相关人士呼吁“事件本质是不同的,要敢于面对历史,增进友好”。
从2003年开始,二战时被强行带往日本长崎县煤矿从事强体力劳动以及带到日本后在长崎原子弹爆炸中身亡的中国人幸存者和遗属向长崎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长崎县及三菱重工等企业向他们作出赔偿并道歉。去年3月在长崎地方法院的审判中,政府方面承认强掳中国人的事实,但法院一审下达判决驳回索赔等要求。随后,支持索赔的市民团体决定在长崎和平公园建一座碑来告慰这些死难的中国人。
原计划,这个纪念碑计划在今年7月建成,预计花费300万日元,主要来自社会募捐。募金活动从去年9月就开始了,但只能在市民团体中募集到少量资金。“在外被爆者支援联络会”共同代表平野伸人透露,原计划捐助的企业表示“因为反中情绪严重,不适合做出决定”。因此,追悼碑的募金目标由300万日元也降至160万日元。
原长崎市市长本岛(86岁)是这项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从上个月他就亲自在长崎市中心商店街发起了募金活动。
据了解,在战争期间约有4万中国人被强制在日本的135个地方的矿山、港口等地方劳动,短短几年死亡人数达数千。据统计,现在在日本20个都道府县设有36个中国人死亡劳工追悼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