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宏)位于关西国际空港旁边的大阪府泉佐野市的市立泉佐野医院,因为于去年起配置了“医疗翻译”而深受在日外国人及来日旅游外国客的欢迎,甚至连三重县等地的远方,都有在日外国人专程前去看病,可见配置“医疗翻译”可以缓解在日外国人就医难的问题。
早在2003年7月,在神户市召开的“第一届神户国际医疗研究——多文化社会与医疗保健”的研讨会上,与会医生及其它会员的发言和报告显示:因为“医疗翻译”在日本没有形成制度,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神户市曾对200名医师做过抽样调查,其中只有6%的医师表示今后愿意积极接受外国患者,而有高达40%的医师表示不愿意诊查外国患者,若不配置“医疗翻译”,外国人在日就医变得相当困难。
作为政令指定都市的京都府京都市从2004年4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向京都市内的2家医院派遣中国语“医疗翻译”,以缓解当地在日中国人就医难的困境。随著从中国归来的残留孤儿及其家属的增加,京都市医疗现场的“语言障碍”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不懂日语已成为在日中国人就医的难题。京都市新年度将拿出5000万日元的预算来派遣“医疗翻译”。
现在在日外国人数已经超过200万,日本医院的“国际外来”也已经进入200万人时代。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许多在日外国人患者对日本医生抱有不信任感。为此,泉佐野医院从去年起开设了“国际外来”,并配置了“医疗翻译”服务,这在日本全国尚属罕见。“国际外来”是需要预约的,每周3天,已经配置的“医疗翻译”服务为英语、中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医疗翻译”服务从挂号、诊断、计费、拿药实施全程服务,受到外国人患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