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在日本政府放宽对在中国完成医学本科教育的人的行医资格审查后,华人医生队伍在悄然壮大。据同行估算,现在仅东京圈内,就有来自大陆的华人医生30-40人左右;独立开业行医的有3、4家,加上在池袋、新宿地区的来自台湾的华人开设的医院,现东京地区的华人医院已近10所。
放宽审查是相对于以往过于严格的审查的一种对比说法。以前日本不承认中国大陆地区的医学学历,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医生要进行医生资格预备考试。预备考试无考试范围,无考试大纲,考试成绩不公布,完全是不透明考试,要想合格很难。据悉在参加预备考试的人中,平均每年只有3.4人合格。预备考试合格后再和日本人一样参加医生资格的国家考试。能通过预备考试的人,在国家考试中一般都会超出国家考试的合格点200点左右,可见预备考试之难。然而并非所有外国医生都要参加预备考试,来自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医生由于日本政府承认他们的医学学历就可跳过预备考试直接参加国家考试,这样只要日语过关就可以了。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90年代末期一些来自大陆的华人医生把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后高裁判决华人医生胜诉。这样在2002年开始日本政府调整了对来自大陆的医生的资格审查。由于中国大陆自1998年实行《医师法》,日本政府规定以1998年为界线,1998年前大学毕业的仍要参加预备考试,而1998年后毕业的医学大学6年制毕业生,可以不参加预备考试,直接参加日本国家医生资格考试。也就是与美国、韩国等医生同等待遇。这样一些来自大陆的华人医生开始逐渐增多起来。而以前经过千辛万苦,通过了预备考试、国家考试的一批华人医生也在各地的行医中成长成熟起来,一些人开始独立开业行医。
然而,据华人医生介绍,尽管很多华人医生在工作稳步上路后,多想做一些回馈社会的有意义的事,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用自己是华人有中国语特长的优势多为华人看病,解决华人看病中的语言障碍问题,但到华人医院看病的华人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其一很多华人认为在日本看病贵,因而有了感冒等小病多是吃点自己从国内带来的药,而不去看病。其二,一旦生活稳定,有了保健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华人,也大多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语言关基本上过了,因而多就近就医。因而华人医生开业与日本医生开业一样,也是以服务于本地区患者为主。
但华人医生开业后,多有一个优势,即懂得中医的长处。因而在一些慢性病上,华人医生会建议患者用中药治疗。因为在治疗一些慢性病上,中医效果好,无副作用,有西医无法取代的作用,而西医往往对此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