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盈)6月30日下午,“夏淑琴东京案”在东京地方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现年77岁的被告夏淑琴老人千里迢迢专门从南京赶来东京应诉,原告日本教授东中野修道委托的代理律师却在庭审中突然撤诉。
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也由于当时一名美国牧师拍摄记录了她全家九口人中七人惨遭杀害的相关情景,夏淑琴成为这一震惊世界的残虐暴行的历史证人之一。1999年日本右翼学者东中野修道等人经展转社推出所谓“研究专著”,否认夏淑琴等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并指其编造事实。夏淑琴就此在中国国内法院提起侵犯名誉权诉讼。没想到对方倒打一耙,在东京地方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夏淑琴在中国法院的起诉事实“不存在”。夏淑琴随后委托日本律师提出反诉。
6月30日下午1点,此案第一次开庭审理,夏淑琴老人在律师的陪伴下走入东京地方法院103法庭。按照法庭程序,夏淑琴老人在庭上做了10分钟的陈述,内容包括其在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时的“灭门”遭遇以及成为孤儿后的艰难生活,其间老人悲痛难忍,声泪俱下。“我说的都是实话,我就是夏淑琴,今年已经77岁,丈夫去世后,我抚养三个孩子,尽管艰难,但还是走过来了。现在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我也有了孙子,生活得很幸福。2000年以后,我的生活压力突然增大,日本有人出了一本书,说我是南京大屠杀的假证人,是培养出来的,我受不了了。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家死了七口人,我就是见证人,我有权利、有责任说出真相。”老人最后表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东中野修道终归没有去南京应诉;但自己作为当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始终一身清白,这才敢于前来日本应诉。
庭审中,原告东中野修道并未出庭,其两名委托律师在夏淑琴陈述完毕后即向法院提出撤诉,且未阐述撤诉理由。尽管如此,夏淑琴东京案并未告一段落。原来早在今年5月15日,夏淑琴收到东中野修道在日本起诉的传票时,中方律师即向日本法院提出了反诉。
在当天的庭审中,为夏淑琴老人免费代理的4名日本律师对东中野修道及出版社提出了3条反诉要求:赔偿名誉损害金1200万日元,如逾期支付则按照5%的年利率支付罚金;在日本《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等五大报刊刊登“谢罪”声明;承担反诉诉讼的诉讼费。如此一来,在“夏淑琴东京案”中,夏老人的身份也由被告变成了原告。反诉案的日期已定在9月22日下午1时10分,地点仍在东京地方法院103法庭。